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李光耀传(24)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李光耀传(24)

作者:刘建立

如果说1959~1967年是新加坡经济恢复时期,那么从1968年起新加坡已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在1968~1970年三年中,各部门各行业均有了长足发展,在组织机构方面,1968年11月裕廊镇管理局成立,这是新加坡有计划引导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60年代初期,政府在草拟工业化计划时,首先考虑到必须建立一个建设基础结构,他们选定了西海岸裕廊镇的一片沼泽荒地,开辟为重工业发展区。1968年该区已拥有一百多家工厂。裕廊管理局成立之初的目的是策划、发展、管理新加坡的工业区,同时为在工业区工作与居住的人民提供福利措施,为新加坡工业化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其职能发展到为厂商提供工业用地,建设标准型的工厂,推动科技研究和发展,提供设备与信息等。今天它已经成为新加坡工业区与有关设备的主要发展与管理机构,全岛二十四个工业区均在它的管辖之下。在外贸方面,除鼓励不断开辟新市场外,于1969年又设立四个贸易区,以加强转口贸易和发挥海港、航运的潜力。在发展海、空运输方面,率先建成亚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并于1968年成立国家船队,同年订立新加坡船只注册法,广招外轮以提高航运竞争能力和活跃海港。为了促进空运和旅游业,兴建了亚洲最先进的障宜机场,精心建设“花园城市”。

利用国家财政,将部分政府积累注入企业,这是有计划引导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措施。1968年由新加坡出资一半的新加坡发展银行成立,其主要目的是扶植新兴的私人企业,以中、长期贷款提供财政保证,并以直接参股等方式,向新加坡的私人企业提供数量可观的建设资金。这为经济发展提供融资,并为进一步鼓励工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60年代后期,是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对外资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且,这一时期正是以美国资本为首的跨国公司为了迎合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量向亚洲国家涌入的时期。新加坡政府在1965年独立后制订其经济发展战略时,即把建成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确定为发展目标。1968年在新的工业政策鼓励下,外资开始大量涌入,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投资设厂,掀起一股投资热潮。伴随跨国公司的投资热潮而来的是在新加坡开展国际性的金融业务活动。这年8月建成了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主的金融市场。同年10月,政府批准设立亚洲美元市场。1969年4月,新加坡财政部给七家商业银行和三家贸易商行发了从事黄金买卖的执照。有力地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1971年成立国家金融管理局,负责制订国家金融政策,管理金融业务。1978年11月新加坡黄金交易所正式成立,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家提供黄金买卖的交易所。

经过1966~1970年全国人民的一致努力,新加坡不但克服了因英军撤退所造成的困难,以事实驳斥了批评者的预言一一在英军完成撤退后新加坡将发生严重萧条一一而且在以出口为指针的制造业、金融业、贸易及旅游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一步奠定了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多元化的基础。制造业产值从1966年的4.93亿新元升至1970年的10.07亿新元。平均每年吸收外资1.7亿新元。由于国内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原来占主要地位的转口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已从1965年的58.7%下降到1970年的38.8%,国内生产总值由33.3亿新元增加至58亿新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2.4%,1968~1970年高达13.8%,全国就业人数从50万人增至70万人。失业率由8.9%下降至4.8%。

从70年代开始,新加坡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政府制订了1971~1980年经济发展十年规划,提出向提高“质”的方向努力,目标是发展高级技术和精密工业,以求经济结构的现代化。政府要求外商把资金和技术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业。通过修改60年代制订的《新兴工业法令》、《工业扩展法令》以及《经济扩展奖励(豁免所得税)法案》,对劳动密集和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如食品、纺织、木材等业),不仅取消新兴工业优待条件,而且加以严格限制。以促使外资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要求,把资本、技术投向机械工业、电子仪器和微型轴承等精密工业。在这种新经济政策推动下,尽管1971年英国军队撤走,但新加坡的经济不仅未受影响,反而以高速度增长。1972年国民经济增长率上升到13.4%。因此李光耀宣布:“新加坡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英国军队撤出新加坡后所引起的严重失业及经济紊乱的忧虑已不复存在。眼前呈现的是经济蓬勃发展,国家安定的大好景象。美中不足的是工人要求较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