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文学 > 战争与和平(359)

战争与和平(359)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还有更重要的是,阿尔帕特奇知道,就在他命令村长集合大车把公爵小姐的行李运出博古恰罗沃那天早晨,村里举行一次集会,会上决定不搬走,要等待。可是时间已不允许等待了。八月十八日公爵去世那天,首席贵族极力劝说玛丽亚公爵小姐当天就动身,因为局势已经很危急。他说,十六日以后他就不负责了。公爵去世的当天晚上,他走了,答应第二天公爵下葬时再来。但是第二天他不能来了,因为据他们得到的消息,法军出人意外地向前推进了,他只来得及带走眷属,把贵重物品从他的庄园里运走。

村长德龙(老公爵叫他德龙努什卡)管理博古恰罗沃已经三十来年了。

德龙是属于那种类型的农民,他们身板结实,精神旺盛,刚一上年纪就满脸大胡子,直到六、七十年岁还照样不变,没有一丝白发,不掉一颗牙,六十岁仍像三十岁一样挺拔有力。

德龙也像别的农民一样,参加过向温暖的河流迁移运动,回来不久当了博古恰罗沃的村长,自那时起,在这个职位上无可指摘地干了二十三年。农民们怕他甚于怕主人。主子们——老公爵、小公爵,以及管家的,都尊重他,戏称他为“家务大臣”。德龙在整个服务期间,一次没有醉过酒,也没有病过;不论一连几夜不睡觉,也不论干了多么劳累的活儿,从未露出丝毫的倦容,他不识字,可是从来没忘掉一笔账,他卖掉好几大车的面粉,从来没忘掉一普特面粉,从来没忘掉在博古恰罗沃的每俄亩土地上任何一堆收获的粮食。

在老公爵下葬那天,从被破坏了的童山来的阿尔帕特奇把这个德龙叫来,吩咐他为公爵小姐的马车准备十二匹马,另外要十八辆运输大车,以备从博古恰罗沃动身。虽说农民都是交代役租的,但在阿尔帕特奇看来,执行这个命令不致有什么困难,因为博古恰罗沃有二百三十个赋役户,这些农户都很殷实。但是村长德龙听了这个命令,默默地垂下眼皮。阿尔帕特奇把他知道的农民的名字念给他听,命令从这些农民中要车辆。

德龙回答说,这些农户的马都拉脚去了。阿尔帕特奇又说出别的农户。据德龙说,这些农户没有马:有的马去拉官差,有的马不中用,还有的马因短缺饲料都饿死了,照德龙说来,不仅找不到拉行李车的马,连拉坐的马也难找到。

阿尔帕特奇凝神地看了看德龙,眉头紧皱起来。就像德龙是一个模范的村长一样,阿尔帕特奇也没有白白管理了二十年公爵的田庄,是一个模范的管家。他直觉地就能了解那些与之打交道的老百姓的需要和本能,他在这方面具有高度的才能,所以说他是一个出色的管家。他向德龙看了一眼,立刻就明白,德龙的回答并不代表他本人的思想,而是代表博古恰罗沃村公社普遍的情绪,这个村长已经屈从村公社的影响。同时他知道发了财的和被全村仇视的德龙,必然在地主和农奴两个阵营之间动摇不定。他在他的眼神里看出了这个动摇。于是阿尔帕特奇皱着眉头向他走近了些。

“德龙努什卡,你听着!”他说,“你少给我来废话。安德烈·尼古拉伊奇公爵大人亲自交代我,全体老百姓都要离开,不能留在敌占区,皇帝也有同样的命令。谁留下来,谁就是沙皇的叛徒。听见没有?”

“听见了!”德龙不抬眼睛,回答说。

阿尔帕特奇不满意这个回答。

“哎,德龙啊,不会有好结果的!”阿尔帕特奇摇着头,说。

“全看您怎么办吧!”德龙悲哀地说。

“唉,德龙,算了吧!”阿尔帕特奇又重复说,他从怀里抽出手来,摆出庄严的姿势,指着德龙脚下的地板,“我不但看透你,就连你脚下三俄尺深也看得透。”他盯着德龙脚下的地板说。

德龙慌了,连忙瞟了阿尔帕特奇一眼,又垂下眼皮。

“收起你那废话吧,告诉老百姓准备离开家到莫斯科去,并且把运公爵小姐行李的大车明儿一早也准备好,你也不要去开会。听见没有?”

德龙突然跪下来。

“雅科夫·阿尔帕特奇,革了我的职吧!把钥匙从我手里拿走吧,把我革职吧,看在上帝的面上。”

“算了吧!”阿尔帕特奇声色俱厉说,“我可以看透你脚下三俄尺深的地方。”他又重复说,他知道他那养蜂的技艺、播种燕麦的知识、二十年来侍候老公爵的本领,使他早已得到巫师的名声,人们认为巫师能够看见地下三俄尺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