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文学 > 战争与和平(338)

战争与和平(338)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首先,启禀阁下,我们无权向皇上询问这事;其次,俄国贵族就算有这种权利,皇上也不可能答复我们。军队是要看敌人的行动而行动的——军队的增和减……”

另外一个人的声音打断了阿普拉克辛的话,这个人中等身材,四十来岁,前些时候皮埃尔在茨冈舞女那儿常常看见他,知道他是一个蹩脚的牌手,他今天也因穿了制服而变了样子,他向皮埃尔迈进一步。

“而且现在不是发议论的时候,”这是那个贵族的声音,“而是要行动:战火已经蔓延到俄国。我们的敌人打来了,它要灭亡俄国,践踏我们祖先的坟墓,掠走我们的妻子和儿女。”这个贵族捶着胸脯,“我们动员起来,人人都勇往直前,人人都为沙皇圣主战斗!”他瞪着充血的眼睛,喊道。从人群中发出几处赞许的声音。“为了保卫我们的信仰、王位和祖国,我们俄罗斯人不惜流血牺牲。如果我们是祖国的男儿,就不要净说空话吧。我们要让欧洲知道,俄国人站起来保卫俄国了。”那个贵族喊道。

皮埃尔想反对,但是一句话也说不出。他觉得,问题不在他的话包含什么思想,而是他的声音,总不如那个生气勃勃的贵族说得响亮。

伊利亚·安德烈伊奇在那圈人群后面频频点头称赞;在那人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有几个人猛地转身对着演说的人说:

“对啦,对啦,就是这样!”

皮埃尔想说他并不反对献出金钱、农奴,甚至他自己,但是,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弄清楚情况,可是他张口结舌,一个字也说不出。许多声音一齐叫喊,发表意见,弄得伊利亚·安德烈伊奇应接不暇,连连点头;人群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吵吵嚷嚷,一齐向大厅里一张大桌子拥去。皮埃尔的话不但没能说完,而且粗暴地被人打断,人们推开他,避开他,像对待共同的敌人一样。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对他的话的含义有所不满,——在他之后又有许多人发表演说,他的意见早被人忘记了,——而是因为,为了鼓舞人群,必须有可以感觉到的爱的对象和可以感觉到的恨的对象。皮埃尔就成为恨的对象。在那个贵族慷慨陈词之后,又有很多人发了言,所有说话的都是一个调子。许多人都说得极好,而且有独到的见解。

《俄罗斯导报》出版家格林卡[38]被人认出来了(“作家,作家!”人群中传出喊声),这位出版家说,地狱应当用地狱来反击,他曾见过一个孩子在雷电交加的时候还在微笑,但是我们不要做那个孩子。

“对,对,雷电交加!”几个站在后边的人赞许地重复说。

人群向一张大桌子走去,桌旁坐着几位身着制服,佩带绶带,白发秃顶的七十来岁的高官显贵,差不多全是皮埃尔常见的,看见他们在他们家里逗小丑们取乐,或者在俱乐部里打波士顿牌。人群嗡嗡地响着向桌子走去。讲话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有时两个一齐讲,他们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到高椅背后面。站在后面的人发现讲话的人有什么没讲到的地方,就赶紧加以补充。在这热气腾腾和拥挤的气氛中,有些人在搜索枯肠,想找点什么,好赶快说出来。皮埃尔认识的那几个年高的大官坐在那儿,时而看看这个,时而看看那个,他们脸上的表情,大都说明他们觉得很热。然而皮埃尔情绪也高昂起来,那种普遍表示牺牲一切在所不惜的气概(多半表现在声音上,而不是表现在讲话的内容上),也感染了他。他不放弃自己的意见,但是他觉得他犯了什么错误,想辩解一下。

“我只是说,当我们知道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的牺牲就会更有价值。”他竭力压倒别人的声音,赶忙说。

一个离得最近的小老头转脸看了他一眼,随即被桌子另一边的声音吸引过去。

“是的,莫斯科就要放弃了!它将要成为赎罪的牺牲品!”有人喊道。

“他是人类的敌人!”另一个人喊道,“让我来说……先生们,挤死我了!……”

二十三

这时,这群贵族让出一条道来,拉斯托普钦伯爵快步从闪开的人群中走进大厅,他身着将军服,肩挎绶带,下巴突出,有一对灵活的眼睛。

“皇帝陛下即刻就到,”拉斯托普钦说,“我刚从那儿来。我认为,处在我们目前这样的景况,没有什么可考虑的。蒙皇上降旨把我们和商人召来,”拉斯托普钦伯爵说,“那边已经有数百万献出来了(他指了指商人的大厅),而我们的任务是提供民团,毫不吝惜自己……这是我们至少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