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他记得如此清楚,伊丽莎白不由心花怒放;后来他逮住另一个机会,趁其他人不注意,悄悄问伊丽莎白,家里姐妹是否全在隆伯恩。他提起这个问题时显得泰然自若,前面说那些话也似乎漫不经心,但神色态度却大有弦外之意。
她尽量忍住不看达希先生,但偶尔瞟上一眼,总能见到他一副殷切的模样;达希先生说话谦恭有礼,完全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气,更没有瞧不起加德纳夫妇的意思;她听了特别开心,昨天发现对方态度颇有改善,看来那就算是装的,至少也装到了今天。看到他主动结识和讨好几个月前耻于接触的人,看到他不仅对自己毕恭毕敬,对待曾遭其公开鄙视的亲戚也是彬彬有礼,再联想到他们上次在汉斯福德牧师公馆那个记忆犹新的场面,这前后的区别和变化之大,实在出乎伊丽莎白的意料,乃至于她难以掩饰内心的震惊之情。达希以前无论是酬酢内德菲尔的好友,还是趋陪洛辛斯庄园的贵戚,都不曾表现得如此热情洋溢、如此平易近人、如此推心置腹;再说他就算讨得加德纳夫妇欢心,也并不能助长他的地位声望,甚至与他们攀上交情,只会惹来内德菲尔和洛辛斯诸位女士的奚落和指摘。
几位贵客停留了半个多小时,临别时达希先生吩咐妹妹,要她一起向加德纳先生和太太以及本尼特小姐致意,邀请他们在离开此地之前,务必赏脸到彭伯利庄园赴宴。达希小姐没有邀请别人的习惯,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立刻照做了。加德纳太太当然明白自己夫妇只是陪衬,于是看着外甥女,想知道她到底愿不愿意接受邀请,但伊丽莎白却望向别处。她猜测外甥女故意把头扭开,是因为一时间不好意思,而不是因为厌恶这个提议;她又看看丈夫,加德纳先生本来就喜欢交际应酬,此刻脸上尽是求之不得的热切,所以她便斗胆答应了,日子选定在后天。
宾格利喜形于色,大声说很快可以再和伊丽莎白见面真是高兴,因为还有很多话想对她讲,另外要向她详细询问赫特福德郡诸位朋友的近况。伊丽莎白认定他无非想打探姐姐的消息,所以特别开心;由于这个缘故,以及其他因素,她在客人走后不无得意地回味着那半个小时,尽管刚才其实不是很享受。她一面亟盼能够独处,一面又害怕舅父舅母直言相询或旁敲侧击,所以只待了一小会,听完他们对宾格利的称赞以后,便匆忙回房更衣了。
但关于加德纳夫妇的好奇心,她其实无须害怕;他们不愿对她进行逼问。她和达希先生的熟悉程度,显然远远超过他们先前的想象;达希先生对她情有独钟也是显而易见。他们看到的尽管很有意思,但开口询问却未免失之于轻率。
至于达希先生,现在似乎很难不把他当成好人;从彼此间的交往来看,他们找不到他有任何缺点。他们做不到对他的热情相待无动于衷;假如他们不去管别人怎么说,光凭自己的感触和其仆人一面之词来形容他的品格,赫特福德郡那些见过他的人肯定听不出来这说的就是达希先生。但他们现在倾向于相信女管家的说法,毕竟女管家自身的举止颇为可敬,况且从达希先生四岁起便认识他,自然不能轻易将她的证言视为无稽之谈。兰伯顿诸位朋友的描述似乎也证明了管家所言非虚。反正他们说来说去只是怪他傲慢,但这也未必是事实,因为兰伯顿不过是个小市镇,达希家里的人从未来过,此处居民认为他有些傲慢,恐怕也是在所难免。然而他们又都认为他慷慨乐施,接济过许多穷苦人家。
说到维克哈姆,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很快发现,当地人对他的评价不高;关于他和恩主的儿子究竟有什么瓜葛,大家所知无多,但许多人都知道,他在德比郡落下许多债务却一走了之,后来全靠达希先生帮他偿清。
再说伊丽莎白,这天夜里她对彭伯利府邸的惦念比昨晚更甚;这个夜晚虽说感觉特别漫长,却不足以让她确定自己对府邸中人究竟怀着怎样的感情;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用了整整两个小时试图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她当然不恨达希。不恨的,恨意早已释然;她确实曾经讨厌过达希,但早就因此而感到内疚。她最初不愿意相信达希是个品德高尚的人,现在则是深信不疑,所以对他格外尊敬,厌恶之情自然烟消云散;昨天亲耳听见管家对他赞不绝口,亲眼看到其性格平易近人的一面,于是敬重之外又平添了些许友善之意。但最重要的是,除了尊敬和推崇,她内心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情感。那就是感激。感激,不仅因为他曾经对自己情有独钟,也因为自己当初刻薄无礼地拒绝他,对他横加指责,他却完全不放在心上,依然爱得如此深沉。她原本以为达希会把自己视为生平最恨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料不到这回偶然相遇,他竟然有意重修旧好;尽管两人单独相处时,他表现得温文尔雅,不见得如何殷勤,却急于博取她的亲友的好感,而且竟然主动要求介绍自己的妹妹给她认识。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让伊丽莎白惊奇之余,也感激不已,因为这只能归结于爱情——炽热的爱情。得到这样的厚爱,她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但那绝对不是厌恶,甚至于隐隐觉得应该加以珍惜。伊丽莎白尊敬他、推崇他、感激他,自然关心起他的幸福来;她一心想知道,她到底有多希望达希的幸福系于自己身上;她相信自己仍有本事让达希重新来求婚,只是不知道那样做是否会让双方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