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山本五十六传(46)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山本五十六传(46)

作者:(日)阿川弘之

约在二年前,爱甲文雄中佐和他在军校时的同届同学渡边安次、实松让,对马尼拉、新加坡、香港、海参崴和珍珠港等港的水深就曾进行过调查。此后,他一直负责指导研制适用于这些港口水深(12~20米)的浅水鱼雷。1941年1月,军令部参谋三代,专程来到爱甲从事浅水鱼雷研制的地方,向爱甲说明了袭击珍珠港的作战意图,并要求他确保正在研制的浅水鱼雷的可靠率提高到百分之百。爱甲文雄中佐,这时为航空本部主管鱼雷事务的参谋。

爱甲和他的同届同学片冈政市,设想在鱼雷上增加一个横向自转旋翼(雷道稳定舵),安装在鱼雷尾部,像鱼鳍一样。在鱼雷尾部安装像鱼鳍一样的装置,这还是第一次尝试。为了试验其是否可行他们决定在鹿儿岛进行实验。飞行总队队长渊田美津雄,在他的飞行队里挑选出了技术水平分别为上、中、下的三个飞行员,让他们驾驶携载有改装后的鱼雷的鱼雷轰炸机,依次往预先在水深20米处已树好红旗标志的鹿儿岛港内发射鱼雷。

所谓浅水发射鱼雷法,就是鱼雷轰炸机将飞行高度降至距水面5米处进行发射。在海军的“九七”式舰载鱼雷轰炸机上装有精密高度仪,但上面没有标志5米的刻度,最小的刻度是10米。飞机用低于10米的高度飞行时,只能依靠飞行员根据平时的驾驶经验自行调整。因此,在进行这种飞行实验时,飞行员总觉得飞机的螺旋桨已接触到了水面。

实验的结果:3架飞机共发射的3枚鱼雷中,有两枚达到了预期目的—入水后没超过12米的深度。只有技术最差的那个飞行员发射出的那枚鱼雷,钻入了海底。

渊田见此情景对他的飞行员们说:

“今天,我们实验的成功率是三分之二,照这样干,是绝对有把握的。”

100枚鱼雷的改装工程被紧急包给了三菱公司长崎兵工厂。到10月下旬,仅改装完10枚,其余的90枚机动舰队出发去集结地带走已来不及了。所以,舰队只好把“加贺”号航空母舰和几艘驱逐舰留在佐世保,等候最后一批鱼雷改装完工装船,并要求兵工厂,在舰队到达集结地——千岛之前,一定要完工交货。

这种改装的浅水用机载鱼雷,同前面所说的以氧气为推进剂的“九四”式鱼雷不同。它内装204公斤炸药,速度为42节(海里/小时),被称为“九一”式鱼雷的2号改进型。

用这种鱼雷对敌舰进攻时,要求要尽量缩短发射距离,在训练中,有的鱼雷机由于距目标过近,竟把鱼雷直接发射在靶舰的甲板上了。

有一天,因为前阶段在鹿儿岛和其他地点取得良好训练成绩,渊田美津雄中佐很自信地问联合舰队航空参谋佐佐木说:“怎么样?这回长官对我们该满意了吧?”佐佐木直言不讳地回答说:“不,我向长官汇报时,听长官那口气,似乎并不十分满意。好像嫌攻击时间的间隔过长,应该设法缩短间隔时间。”

据说,当时的海军中已形成风气,像这样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航空军官中,更是如此。在他们中间,不论对谁,都能这样开诚布公,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然而,渊田在听了佐佐木的这些话后,似有情绪地说:

“这还不行啊?如果司令长官总是这样不放心的话,会直接影响我们执行具体任务人的情绪。不行的话,我得上‘长门’舰,直接找长官谈谈。”

渊田向佐佐木要求去旗舰“长门”。他来到“长门”舰后,向山本要求说:

“听说长官对我们轰炸机队还有点不放心,那就请长官再下一道演习命令,让我们再来一次演习吧!让6艘航空母舰全部出动,把佐伯湾定为袭击目标—珍珠港,飞机从足摺岬一带出发,接近目标,最后请看攻击效果。”

这时进击珍珠港的日期已经迫近,再搞这样的演习,时间有些紧张了。但山本还是答应说:“好!要演习就再演习一次吧!”这一实战前的最后一次演习,从11月3日午夜后开始行动,由水平轰炸机队,俯冲轰炸机队、鱼雷轰炸机队和制空战斗机队等4个机队组成的第一纵队,在4日凌晨,日出前半个小时,如同实战一样,相继从母舰群起飞,径直飞向佐伯湾。在各自完成了预定的动作之后,返回母舰。演习持续了3天,最后,以基本达到预定的演习目的。

演习结束之后,渊田很得意地问山本说:

“长官,这回总该满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