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休的卡瓦莱罗将军重出江湖,接任巴多利奥元帅的总参谋长职务,结果却立即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兼任战地司令官墨索里尼以前也曾经如此做过他喜欢一人在罗马乾纲独断,不让最高统帅部作为独立的机构存在,即使靠他个人无法协同三军行动也在所不顾他一心要当大元帅,把一切都置于他的严格控制之下,开始越来越多地干预日常作战指挥,甚至连最微乎其微的细节也要过问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有时可以下达前后不一的命令,其结果只能是增加混乱。
在平静的外表后面,墨索里尼感到困惑不解,弄不清究竟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他经过精心审慎的选择才确定希腊这个非常弱小的国家作为打击的对象,接着又选择了他认为最理想的时机发起突然袭击所以,不仅失败让人不可理喻,而且世界各国也许会因此趋于认为法西斯主义纯属无稽之谈,胡言乱语。他可以踢开巴多利奥、格拉齐亚尼和其他将领,可是他不得不承认,现在甚至连普通的士兵也无心作战,似乎法西斯革命非但没有改善“意大利民族”,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时意大利还不存在什么法西斯主义,意大利人仗打得比现在好,这简直难以置信,而却又是事实。有些人必然会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问题出在最高层—领导错了,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及实践也错了。
德国人对此反应强烈。希特勒说,如果意大利的将军们不行,一个真正的领袖就不应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撤职了事,而应把他们枪决,把退却的士兵大批杀掉主要责任应由墨索里尼本人承担至于分散意大利兵力,发动一场完全不必要的战争进攻希腊,那更是他的责任。虽然此时一切已真相大白,所谓装甲师纯属空中楼阁,但他继续拒不接受德国人的帮助和建议,依然谎称希腊人即将失败德国人建议墨索里尼在北非煽动阿拉伯人闹独立运动,也遭到拒绝,因为这一建议与他的帝国主义野心大相径庭由于他决意吞并突尼斯,因此总是千方百计阻挠与战败的法国达成任何协议,结果使他不能经突尼斯各港口缩短通往北非的供应线
12月,军事上的两次重大失败迫使墨索里尼屈尊向德国恳求紧急物资援助有些人认为,他本应该再进一步要求德国人强行在共同作战中统一指挥。希特勒知道,他必须接手北非战事,重振因两次失败而低落的士气,防止意大利单独媾和,但他又怕做出任何有损墨索里尼威信的事情虽然他同意派德国军队和飞机去意大利,但却假装说其由意大利指挥,通过这一方式保全意大利独立的幻想。
要对付非洲的英国人,墨索里尼需要帮助,对此他尽管有点羞羞答答,但还能承认。可是,要他认可也需要别人帮助对付他所鄙视的“巴尔干诸国”中的希腊时,就不那么容易了。他最多也不过要求希特勒在巴尔干半岛发动一次牵制性的佯攻,将希腊军队从意大利前线引开。希特勒在答复时要求再次举行最高级会议,并建议,这次墨索里尼要来德国,不仅是他本人,而且必须带有能进行严肃认真谈判的军事专家同行墨索里尼对这一建议迟迟不予答复,他希望战局会发生变化,好使他在这次会见时少丢脸。1941年1月19日,两人终于会晤了。会谈时,他始终处于窘迫尴尬的境地,因为别人现在都能看出,他的平行战已告失败,只有靠德国的支持这幕法西斯闹剧才能演下去。
墨索里尼再次决定派大臣和党的领导人作为“志愿军”去参加战斗,这次是阿尔巴尼亚前线。除了以此表明他能独自治理国家外,还能迫使部属抛弃资产阶级安逸舒适的生活,使他们重新成为好斗的法西斯分子但舆论一致认为,国家正处于非常时期,该决定荒谬至极:不仅因为大臣要担负他们不能胜任的高级指挥官职务(除了体力不支外,还缺少军事知识),而且因为在以后的三个月里,各部门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正式文件有时不得不冒着敌人的炮火送到阿尔巴尼亚的大山里请大臣们签署。
1941年整个1月份,陆军继续在阿尔巴尼亚作战中失利,墨索里尼不断下令他的将军们发动反攻,并且继续在那里集结一支五十万人的庞大而不便机动的部队他希望德国统帅部延迟积极干预的时间让他先赢得某种胜利以恢复受损的声名他暗自决定在胜利的最后时刻以最高统帅的身份亲临阿尔巴尼亚卡瓦莱罗轻率冒失地向他保证这一时刻已经到来,于是3月2日抵达阿尔巴尼亚,在那里逗留了三周他天天盼望着进攻马上开始,并向许多指挥官下达详细的命令以示履行他自封最高统帅的职责。不知是什么原因,希腊人依然拒不让步他只好返回意大利,对将军们满腹牢骚,因为他们未曾设法使他避免再次当众出洋相。为掩盖真相,他编造谎言,说他在阿尔巴尼亚指挥着一次“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役”。战报也谎称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希腊军队已名存实亡。另一方面,他向那些知道意军败北内情的人解释说,他从来就没有打算发起一次真正的进攻,那只不过是一次“大规模的侦察行动”;他去阿尔巴尼亚巡视只是因为部队应该受到这样的奖赏当真相泄露之后,这一说法就成为人们取笑领袖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