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魏王曹操(162)

魏王曹操(162)

作者:关河五十州

就是这封密令,决定了曹吴双方在合肥战役中的命运。

密令被装在一个封套里,封套上写着四个字,“贼至乃发”,也就是等吴军来攻时再拆开看。曹操又口头嘱咐薛悌,一定要等孙权军队到来时,才能与张辽、乐进、李典共同拆看。

孙权果然来进攻合肥了,而且还带来了十万兵。七千对十万,兵力数量相差也太悬殊了,这仗可怎么打法?还是先看看曹公留下的密令再说吧。

薛悌便与三将一起将密令启封。密令上面这样写道:如果孙权军队到达,张、李二将军率一部分军队出战;乐将军带一部分军队坚守;薛护军不要参与作战。

大家不看则已,一看都纳闷了,守军本来就少,结果还要再分兵,又要出击,又要守城的,兵力不是更薄弱了吗?曹公的葫芦里究竟装的是什么药?

“你们看,曹公是不是这么一个意思,他远征在外,想要等他派救兵是根本来不及的。”

张辽不愧是“五子良将”之首,他最先领悟过来。“曹公指示我们,在敌人站稳脚跟之前,有守城的,有进攻的,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挫其锐气,以安众心,这样才能以攻为守,确保城池不失。”

意思是弄清楚了,张辽也明显有领着大伙一起干的豪情,可是乐进、李典听后都不吱声,现场陷入了尴尬的沉默。张辽见状,猜到乐、李可能把三人不和的情绪带了进来,所以不愿配合和听从他的指挥,顿时热血上涌,很生气地说道:“成败的关键,在此一战,诸位如果有疑虑,我将单独领兵出战。”

在曹操的密令中,李典被曹操点名要随张辽出战,张辽的慷慨陈词,让他深受感动,遂立即表态:“我愿随张将军出战!这是国家大事,我怎么能因个人私见而忘掉公义呢?”

犹如锦囊一般的密令,虽只寥寥数语,却充分显示出曹操识人用人的眼光,以及搭配使用、整合长短的功夫技巧。张辽自跟随曹操后,屡建奇功,尤其是在北征乌桓之役中,更是一战定乾坤,从那时候起,曹操就看出,张辽是个敢于力挽狂澜,奋勇一搏的人,但凡别人办不成、不敢办的事,皆可付之于张辽。曹操在密令中将张辽排在最前面出战,就是希望他在关键时刻,能够置个人得失于度外,主动站出来,振臂一呼,起到组织和协调守军的核心作用,而张辽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如果把三个互不和睦的战将放在一起,让他们共同战,或者共同守,只会相互损耗和牵制,人越多,作用反而越小,不仅不能成事,反而坏事,这就叫“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如此,就必须把三将拆分开来,其中一个守城,另外两个携手出战,到在城外去“抬水喝”。

在征讨高幹之役中,乐进、李典曾经组合在一起,但在确定以张辽为首出战的前提下,乐、李中就要拿出一人,与张辽进行搭配。

乐进身材矮小,但胆大勇猛,性如烈火,每次出战,都身先士卒,就算不在第一线冲杀,他也不能闲着,总是亲自敲鼓为士兵助威,仗不打完,手就不停。曹操为此给乐进封了个雅号,名为“折冲将军”,折冲者,是连敌人的战车都可以逼退的。

如果说乐进是个猛将、勇将,李典则是个智将、儒将。李典思维缜密,谨慎用心,在他做裨将军,随夏侯惇出战时,曾提醒夏侯惇不要中了刘备的埋伏,夏侯惇不听劝告,结果真的被刘备伏击了,若不是李典及时援救,可能就脱不了身了。与此同时,尽管成年累月地在疆场厮杀,气质儒雅的李典却喜好学问,他平时对有学识有修养的贤人士大夫非常尊敬,在军中也不爱和其他将领争功攀比,大家都称其为“长者”。

乐进、李典的个性如此不同,按照用将常规,似乎应该让乐进出战,李典守城。可是若让乐进出战的话,以乐进的牛脾气,很难保证他不与张辽争功斗气,二人一旦发生争吵,李典很难协调。李典打仗的本事不在乐进之下,又素有低调、不争功的品格,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更容易与张辽密切配合。

张辽、李典合作得好,就不怕不能把乐进融入进去。对于乐进,曹操最希望看到的应该是,他在看了密令之后,即便明知出战要受张辽指挥,也以大局为重,与李典争着出战。事实是,乐进并没有理解曹操的意图,动人场面并没如期出现,他选择了避开张辽,老老实实地遵令守城,但这也已经不错了,至少他可以独负其任,不与张辽、李典发生摩擦和冲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