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并不以此为满足,作为代汉的又一个重要步骤,他通过谋士董昭提出一项动议,要求将其晋爵为国公、加九锡。董昭首先在列侯和文武大臣中征求意见,眼看曹操专权的行为日益严重,“篡汉”的迹象逐渐明显,荀彧不顾此前已因此遭到曹操的猜忌,并被削弱了权势,站出来直言表示反对,认为曹操起兵之初,本是为了辅佐朝廷,安定国家,如今这么做,实在是违背了初心。
荀彧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列侯和文武大臣们的意见,董昭的动议自然难以通过。曹操对此极为不满,在他看来,荀彧已经完全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此人社会影响力越大,对自己及其家族的威胁也就越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成为今后代汉的严重障碍。
赤壁战后,曹操便视孙权为主要劲敌,他在那之后的主要军事行动,包括西征,其实也都是为了给再次南征解除后忧之忧,以避免到时腹背受敌和两面作战。关中既平,接下来就是征讨孙权,曹操借此机会,以派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为名,上表将他调出了朝廷。
在荀彧到达谯县后,曹操又再次给献帝上表,将他纳入军中,直接控制在手。不久,曹操领兵进军濡须,荀彧则因病留在了寿春。
此时曹操已动杀机,有一天,他派人给荀彧送来了一个食盒,打开一看,里面却是空的,荀彧什么都明白了,随即便饮毒药自杀。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幕僚,很早就被外界认为具“王佐之才”,曹操也称他是当代张良,曹操在稳定兖州、攻打吕布、官渡之战以及南征中的许多重大决策,皆来自于荀彧的谋略和策划。与此同时,荀彧喜欢推举贤人,引荐良士,是汝颍集团当仁不让的领袖和核心,他一生为曹操推荐了无数贤才,其中名气较大的就有戏志才、郭嘉、荀攸、钟繇、杜畿、陈群等,可以说荀彧一个人就打造了曹操智囊圈的半壁江山。
荀彧二十九岁投奔曹操,死的时候五十岁,二十多年的光阴里,他都在为曹操的事业殚精竭虑。没有荀彧的鼎力辅佐,曹操未必能够在征伐四方的过程中处处获胜,也未必能够转弱为强和统一北方。史家认为,他于曹操的重要性,就好象管仲对于齐桓公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荀彧为人正直无私,有仇视曹操的人指责他为虎作伥,被曹操赐死乃咎由自取。问题是在那样生灵涂炭的乱世里,如果没有一个具备超凡出众才能的人物出来领袖群伦,就无法拯救天下苍生,而曹操正是这样的人物,既然这样,那么荀彧如果舍弃曹操,他又能去辅佐谁呢?事实也证明,荀彧并没有看走眼,曹操在他的帮助下,确实通过发动统一战争,成功地使中原的大部分地区得以化乱为治,从此告别了悲惨得难以想像的离乱生活。
说到底,荀彧的结局是他个人选择的结果。因为他完全可以像大部分人那样,对曹操的代汉行为,装作视而不见,如此就不用遭遇大难了,甚至如果曹操或其子孙当了皇帝,他还会以辅佐大业的元勋身份,得到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荀彧不贪求这些,最终,他还是为忠于汉室而献出了生命。荀彧的死讯传出后,不少人都为之痛惜,献帝更是悲痛万分,当时宫庭正在举行祭祀活动,献帝下令停止了宴饮奏乐。
曹操赐死荀彧,固然是出于实际政治斗争的需要,是他在为代汉清除障碍,但此举也过于狠毒无情,不免有过河拆桥之嫌。若分析曹操的心理,大致近似于他当初统一华北之后的状态,无非还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是荀彧之死比孔融之死更为悲怆,也更值得人们同情。
再越巢湖
在准备南征孙权期间,曹操不忘继续使用拉拢和分化手段,他让专门负责撰写章表文檄的官员阮瑀捉刀代笔,给孙权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我曹操,曾经想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你孙权的弟弟,又为我儿曹彰娶了你堂弟孙贲的女儿为妻。看看,我们两家的关系原来可以多么亲密,不想你却置这份交情于不顾,跟我干起仗来。不过我知道,这都是小人挑拨,刘备煽动的结果,并非你的本意,我们仍然有机会和好如初。
软硬兼施之后,曹操给了孙权两条出路,其一,把重臣张昭(即曹操暗指的小人)、刘备都杀掉,可以得到高官重爵;其二,如果觉得张昭跟随的时间久,舍不得杀掉他,也行,只要擒杀刘备,也可以得到谅解。
与此同时,阮瑀又奉命代笔给刘备、诸葛亮各写了一封信。前者所表达的意思和孙权那封信差不多,只不过对象换成刘备而已,后者除信件外,还奉随信奉送鸡舌香五斤。所谓鸡舌香,也就是丁香,据说入药后可治口臭,显见得曹操对诸葛亮促成孙刘联盟,一直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