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城内一片汪洋,邺城粮仓本来就存粮不足,至此更加窘迫,两个月后,城中饿死的人已超过半数,而曹军因有白沟运河以通漕运,始终没有出现粮食接济不上的情况。
获悉邺城危急,正在平原的袁尚赶紧放弃进攻袁谭,准备率兵一万多人回救,在援兵还未到达邺城之前,为了联系审配,他派主簿李孚先行混入城中。
李孚是个极为大胆和机警的人,他头戴武官头巾,身着曹军都督的官服,又砍下树枝,系在马上,作为责罚士兵的行杖,然后仅带三名同样化了妆的骑兵就出发了。
黄昏时,李孚一行人来到邺城,他们首先进入曹营北边的围城阵地。李孚沿着城墙向东走,看到沿路有懈怠的曹兵,就按照轻重的不同,用树枝分别抽打。那些曹兵虽没人见过这位自称的“都督”,但自己理亏在先,表面上又看不出他们的破绽,因此都不敢予以质疑或反抗。
要想进入邺城,必须前往曹营南边的围城阵地,而且还得从曹操的大营前经过,其间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识破。李孚毫无惧色,照旧继续“巡视”过去,当到达章门时,他突然脸色一变,借故怒斥守围士兵,将那几个士兵都捆绑了起来,之后趁机飞驰城下,向城头的守军高声呼喊,亮明声份。
守军用绳子将他们吊了上去。久困之中的审配等人见到李孚,不由都悲喜交加,众人击鼓喧闹,高呼万岁。
当曹操得到李孚入城的报告时,他既没有动怒发火,也没有对将士进行处罚,反而笑道:“这些人不仅仅能进城,我料他们还要出来的。”
在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让李孚以这种方式混进城,显示出随着围城时间的不断延长,曹军虽然粮食不愁吃,但精神头也已经开始不行了。曹操对此心里肯定不会感到高兴,然而他也知道如今这个时候,切不可再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更重要的是,城内现在不缺人,就缺吃的,渗进去的那些人,非但无益于解围,还会增加城内的负担哩!
如其所料,进去的人还要再出来。李孚潜入邺城,只是为了通知审配,援军即将赶来,之后他还要返回向袁谭汇报。可是曹军先前被他闯了一下,已经加强巡查,现在想要再冒充曹军混出城,是绝对不可能了。
考虑再三,李孚请审配放出全城的老弱病残,这样既可以节省城内的粮食,也方便他从中混出城去。当晚,审配挑出几千人,让他们手持白旗,从三个城门一起走出来投降曹军。李孚和跟随他的三名骑兵身穿和出降者差不多的衣服,混杂在人群中,乘夜突围而出。
现在曹军关注的重点,已经不是谁会混出城去,而是该如何对付已经迫近的袁尚军。兵法上有云“归师勿遏”,意思是当敌军回救其老巢时,不可硬行拦截,因为这时候将士思归,你不让他回老家,就是要他的命,正常情况下,所有人都会以死相拼。曹军在聚议时,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认为袁尚军来势汹汹,不如避开其锋。
与其说对方想死磕,还不如说自家人太不想死磕了。曹操明白,很大程度上,这与李孚入城那回一样,都是曹军士气渐趋低落的表现,士气不高,信心自然也就不强了。
曹操并没有对诸将下达“你们不想上,也得上”之类的死命令,而是说,打仗不能照搬教条,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袁尚军是从大路而来,说明他们为了能够尽快赶到邺城,已有不顾安危,决死一战之心,那么我们可以避开;可如果袁军是从西山小路而来,还需要隐藏其行踪,那就说明他们心虚胆怯,我们以逸待劳,是可以打败他们的,根本不用避战。
曹操先后派出几批人,对袁尚军的路线进行侦察,他们回来都说,袁尚是从西边那条道来的,现已到达邯郸。曹操十分高兴,召集诸将说:“你们可知冀州已在我手?”
“不知道。”回答的人感觉莫名其妙,就算是和袁尚的仗打赢了,冀州也还由审配在守着啊!
即便没有人捧场,曹操也丝毫不减其兴致:“诸位不久就会看到的。”
破城
袁尚果然是沿西边小道而来,他在距邺城仅十七里的地方扎营,接着便依照约定,在晚上燃起火堆,向城中发出信号。审配知道援兵已到,一面点火回应,一面兵出城北,想在袁尚的接应下冲出包围。
曹操早已做好准备,审配出城后,遭到曹军的迎头痛击,只得重又退回城中。这边袁尚也和曹军进行了交锋,经过曹操一番调教和鼓动,曹军振奋精神,重又恢复到了犹如官渡大战时那样的状态,匆匆赶来的袁军哪里是其对手,被打得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