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序生有三子,长名澹,早逝;次名涣,字公群,生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幼子苏洵,字明允,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比他的二哥要小九岁。
四 双亲
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得开大宋皇朝,这却使他心生警惕,以为军人如此跋扈,政权何由巩固?太祖对他的心腹重臣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因此决定了一个重要国策:贬抑武人地位,限制武人参政,建立一个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任用文臣。
国家一时要普遍起用那么多文臣,而宋承五代长期的战乱,一般人都不喜欢读书,书读得好的人更少。所以朝廷为实行既定国策,就必须一方面广开读书人登仕的途径,一方面竭力提倡读书的风气。宋真宗御笔亲作《劝学篇》,传布天下,这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几近千年,何况当时。诗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士人求仕,正规的途径唯由科举。宋代的科举制度虽仍唐制,但较唐朝优遇得多。只要一中进士,立即“释褐”,就有官做,或授京朝官,或为州郡副长官,或置馆职清望之地,并且待以不次之擢。如此优奖进士,目的即在开创一个文治的局面,以矫正前朝武人专政的弊害。进士,不但出路很宽,而且宋朝的官俸甚厚3,大官的待遇更好,除去正格的俸禄外,还有不时的额外恩赏,不但本身富足,并且荫及子孙,如做到学士以上官,历资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孙,可出京官二十人,接替登朝。朝廷如此大力奖励,读书求仕的风气,当然披靡全国,远如大庾岭外的广南,剑门关外的西蜀,也都闻风振起。苏洵《族谱后录》说:
自唐之衰,其贤人皆隐于山泽之间,以避五代之乱。及其后僭伪之国,相继亡灭。圣人出而四海平一,然其子孙犹不忍去其父祖之故以出仕于天下,是以虽有美才而莫显于世。及其教化洋溢,风俗变改,然后深山穷谷之中,向日之子孙,乃始振迅,相与从宦于朝。然其才气则既已不若其先人质直敦厚,可以重任而无疑也。这股风气,越过崇山峻岭,吹入西蜀,吹进“五世不显”的眉山苏家。苏序的次子苏涣,即于仁宗天圣二年(1024)、二十四岁时考上了进士,当时轰动全蜀,曾巩《元丰类稿·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说:
蜀自五代之乱,学者衰少,又安其乡里皆不愿出任。君独教其子涣受学,所以成就之者甚备。……至涣,以进士起家,蜀人荣之,意始大变,皆喜其学。及其后,眉之学者至千余人,盖自苏氏始。苏涣成进士后,旋即授官,苏序父以子贵,也被诰封。苏序的亲家程家非常富有,也有子弟出仕受封,这样的大喜事,令程家人非常兴奋,一切准备停当后,来劝苏序道:“公何不也预先做个准备?”序答道:“儿子已有信来,做官的器用都由他寄来。”
一天,苏序和村老一起在城外饮酒,箕踞高歌,喝得酩酊大醉时,封诰送来了,并有外缨公服、笏板、交椅、水罐子和衣版等器物。其时,苏序头上只戴一顶指头粗细的小冠子,蹲在地上,慢慢取出诰文,读了一遍,一言不发,随手就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装进一只布袋里。取诰时,见有吃剩的牛肉,又将它装入另一布囊,叫个村童替他挑担,自己骑驴一同入城。城中有人听到这个消息,跑出城外来看他,走到半路上,只见老人骑在驴上,童子挑着两只布囊,走在驴后,莫不大笑。4他就是这样一个简朴的乡里长老。
苏涣中进士时,苏序的少子苏洵还只十五六岁。
苏洵,字明允,俗号老泉,实是沿习的误称。所谓“老泉”者,是因苏家祖坟在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故其子孙以祖墓地名,称洵曰老泉,以避名讳。后来文人误以为这是苏洵的别号,大家称之为苏老泉,甚至有加先生者,其实非是。明允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自少就不喜欢读书,虽是一个生性内向、沉默寡言笑的人,天性里却富有游侠精神,喜欢结交一些斗鸡走狗的城中少年,整日在外游荡,苏序也不管他,亲戚们问是什么缘故,苏序淡然道:“你们不知道的。”到了年已及冠,他依然故态,苏序还是充满信心地说:“这样一个人,是不必担心他不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