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会议于五月十七日开始,因袁氏曾电冯、张、倪表示自愿退位,嘱与各省妥筹善后办法,于是首先讨论的就是总统退位问题。南军代表主即退,张、倪派主不退,冯派主缓退。商讨未获定论,而独立省份日益增多。此时除滇、黔、桂三省外,广东龙济光,浙江屈映光【41】(将军朱瑞失踪,被举为都督),已于四月间形式上宣布独立,陕西陈树藩【42】(驱走陆建章者),四川陈宧,湖南汤芗铭【43】亦于五月间先后宣布独立。张、倪坚主以南京全体会议名义挽留袁氏。因冯不愿出此,会议迄无结果,而袁氏于六月六日因病逝世。冯在这一阶段的手法,有相当收获,那就是因此造成袁死黎继,他取得副总统地位的有利情势。
袁氏所派的山西巡按使金永有一次曾开了一个已过曾参加革命者的名单,内有谷思慎【44】、续桐溪【45】、弓富魁【46】等三十馀人,咨我扣捕,交他审讯。我于扣捕以前都密告他们跑开了,以是金永对我深表不满。到了袁氏帝制运动末期,金永犹以他的十一营警备队的既有力量为未足,又请准中央在东三省招募胡匪,以壮其势。我对他这种不惜扰民以逞的举措,一再电京反对,此批胡匪方未来晋。金永对袁氏曾上了一个很厉害的奏折,详叙我在山西不利于袁之种种措施。其结论大意为:北方最不安于袁政者,为山西之民军势力;若不消灭山西民军势力,则我将配合反袁军事,由平绥路进攻北京,欲消灭山西民军势力,非将我撤职,无以为济。此奏折到袁氏手中时,袁已病笃,卧床而阅,未及看完,奏折即掉于地下。当时徐世昌、段祺瑞在袁病侧,劝其病愈后再为处理,袁氏从此即一病不起。此段事系段亲自告我者,当不为虚。段并曾对我说:如果项城那时看完这个奏折,一定要撤你职,下令讨伐你。
我事后想到一件事的因果关系,种下什么因,即要结什么果。袁世凯改行帝制有因,国人起而推翻帝制亦有因。辛亥革命推倒满清统治,由于同盟会自身力量不够,借重了汉族疆吏力量,其结果即种下汉人皇帝之因。幸而中国文化是民本文化,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7】的道理深入人心,民主很合乎民本的心理,故一经变君主为民主,绝大多数的人谁亦不愿再倒退回君主的窠臼,以故袁氏称帝卒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
注释:
【1】袁克定(1878—1955):字云台,河南项城人。袁世凯长子。1905年,入盛京将军赵尔巽幕,参军事。1907年,任工商部右参议,1911年任邮传部左丞。1912年任外交部顾问。1915任模范第二团团长。曾组织人员鼓吹帝制,世人均认为欲成为皇太子。1916年袁世凯死后,避居天津。
【2】常川:长期。
【3】刘笃敬:(1847—1920),字缉臣,号筱渠,太平县(今襄汾)南高村人。1867年丁卯科优贡,1875年山西乙亥科举人。
【4】古德诺(1859—1939):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美国政治学会主要创建人之一。1900年,曾参预起草《纽约市宪章》。经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巴特勒推荐,被北京政府聘为宪法顾问,为期三年。于1913年5月来华。同年10月,袁世凯正式当选总统后解散国会。古德诺对中国政治框架提出如下建议:国会权力不能太大,但必须保留,以有限的代议机构作为将来发展广泛民众参与政府的基础。此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邀请古德诺出任校长,古德诺鉴于在中国无所事事,请求解除合同。1915年7月,古德诺按临行时的约定,再次来到中国作短期访问。期间,袁世凯请他就共和制和君主制两种政府形式的各自长处,写一份备忘录,供其人参考。于是,古德诺在全然不知袁世凯称帝意图的情况下,给袁世凯写了一份著名的备忘录,即《共和与君主论》。此后,此文被袁世凯利用为复辟帝制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其主要著作有《比较行政法》、《政治与行政》、《美国的市政府》、《美国行政法原则》等。
【5】杨度(1874—1931):字晳子,别署虎公,湖南湘潭人。1891年甲午科举人。1902年赴日本入东京速成师范学校。1905年任留日中国学生总会馆干事长。1907年办《中国新报》,创言立宪。1911年任内阁统计局局长。1912年组宪法研究会。1915年任参政院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8月发起组织筹安会,鼓吹帝制,与孙毓筠等称“洪宪六君子”。袁世凯死后,杨度等遭通缉,避居青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及左翼自由运动大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