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州人。清道光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四川学政。善作诗,宗苏轼、黄庭坚,被尊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工书,遵颜真卿,参以北魏墓志体,遒劲峻拔,为清代书界大家。有《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
【30】任可澄(1878—1946):字志清,贵州安顺人。1902年壬寅科举人。1907年任贵州黔学总会会长。1911年11月4日贵州光复,任枢密院副院长。1916年任云南省省长,同年主持编修《贵州通志》。1926年任北京政府教育总长。
【31】戴戡(1870—1917):原名桂龄,字茗循,号锡九,后易名戡,贵州贵定人。早年赴日本宏文书院。1908年归国,任河南法政学堂监督。1912年随唐继尧入黔。1914年5月,任贵州巡按使。1915年任云南护国军右翼司令官。1916年任贵州省省长。9月任四川省长,兼署督军。次年在川军叛乱时战死。
【32】陆建章(1879—1918):字朗斋,安徽蒙城人。1895年入袁世凯之新军。1905年起,历任山东曹州、广东交州、广东北海(今属广西)三镇总兵。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京防营务处总办。1914年任陆军第七师师长。同年任陕西都督。不久改任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1915年拥护袁世凯称帝,被封一等伯。袁世凯称帝失败后,被陕西北镇守使蔡树藩逐出陕西。1918年因策动冯玉祥反对段祺瑞政府对南京用兵,被皖系主战派徐树铮谋杀于天津中国会馆。
【33】刘显世(1870—1927):字如舟,贵州兴义人。1911年前,在兴义一带从事国防、教育。武昌起义后,任贵州军政府枢密院枢密员、陆军第四标标统。1915年10月,加陆军上将衔。12月授予一等子爵。1916年1月,宣布贵州独立,自任都督。1923年,任贵州省省长。1925年后退职家居。
【34】龙建章(1872—?):字伯,广东顺德人。1904年甲辰科进士,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历任户部主事、邮传部郎中。1912年任交通部参事。次年任邮传局局长。1915年11月任贵州巡按使,12月封一等男。1917年,一度任交通部总长。
【35】龙济光(1876—1925):字子诚,云南蒙自人。清光绪年间在乡间办团练。1908年署理广西提督。1911年驻兵广东,任陆军第二十五镇统制及警卫军副司令。1913年任广东都督兼署民政长。1915年冬帝制议起后,封一等公爵。1917年,任两广巡阅使。1918年,被护法军打败,北依段祺瑞。1920年直皖战争时,免军职,入将军府为将军。
【36】王占元(1861—1934):字子春,山东馆陶人(今属河北)人。早年入淮军刘传铭部当兵,1890年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入宋庆军,参加中日甲午战争。1910年升任第二镇统制。1912年任第二师师长。1916年任湖北巡阅使兼湖北督军。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后,从事实业。
【37】倪嗣冲(1868—1924):字月忱,安徽阜阳人。早年入淮军。1895年入新军。升至奉天提法使、黑龙江提法使。1911年辛亥革命时任河南布政使。1913年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旋改任巡按使、将军。1914年授将军府安武将军,督理安徽军务。1915年12月封一等公。1916年任安徽省省长。1920年9月去职,退居天津。
【38】陆荣廷(1859—1928):字干卿,广西武鸣人。早年或从军,或混迹于绿林之中。1894年被招抚,任健字营督带、分统、统领。1906年,赴日本考察新兵教育。1911年6月,擢广西提督。南宁独立后,任副都督。次年任都督。1914年授将军府耀武上将军。督理广西军务。1916年,任贵州宣抚使、广东督军。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为元帅之一。1923年12月,被北京政府委任为广西善后总办。1924年9月被李宗仁、沈鸿英逐出广西,退居苏州,终老于此。
【39】刘锐恒:生平不详。1914年11月,北京政府曾授予其陆军中将。
【40】崔廷献(1875—?):字文徵,山西寿阳县人。1901年辛丑科进士。1905年赴日本入法政大学留学。1906年回国,任山西法政学堂,并推为山西全省争矿代表。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山西内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代行民政长事。1915年12授中大夫。1917年任山西六政考核处处长。1928年任天津特别市市长。之后在山西从事修筑铁路及赈灾事务。
【41】屈映光(1883—1973):字文六,浙江临海人。早年加入光复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1913年任浙江民政长,次年改任巡阅使。1919年任山东省长。1926年任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1927年后,逐渐淡出政坛。晚年居台湾,一心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