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斯大林传(37)

斯大林传(37)

作者:罗伯特·谢伟思

当时,沙俄当局正在镇压革命运动。农民叛乱者被交到军事法庭处死,工人罢工也被禁止,陆军和海军中的兵变也被野蛮地镇压下去。哪个省份不安宁,当局就会赋予哪个省份的行政长官和军事指挥官紧急事务的处理权。既然革命风潮被平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和社会革命党等社会主义政党的主要领导者都返回瑞士或其他欧洲国家,重新组织他们的势力,以待下次大的政治危机的来临。

尼古拉二世虽未废除他在1906年早期批准的基本法,但由于在第一、第二届国家杜马中,混入了很多社会主义者,所以他对允许在这部法律中建立选举制度感到后悔。1907年6月,内务大臣彼得·斯托雷平(PetrStolypin)对选举制度进行了改进,以确保在11月份召集的第三届国家杜马中能出现一个保守的多数派。在对选举制度改革中,斯托雷平意识到土地改革的重要。作为萨拉托夫省(SaratovProvince)曾经的统治者,他明白农村公社是社会出现急剧动荡的源头,因此,斯托雷平通过法律确保农民有独立的地位,并出资鼓励人们向西伯利亚的处女地迁移。在尼古拉二世同意的情况下,斯托雷平不遗余力地建立与第三届国家杜马的工作关系,尤其是与亚历山大·古奇科夫(AlexanderGuchkov)领导的十月党人(Octobristparty)的关系。斯托雷平还允许当地工会组织和一个出版社继续存在,使这个出版社不再像1905年之前一样踯躅不前了,但公开宣传革命的组织依然遭受压制。可见,斯托雷平的改革措施是维护帝国秩序的一次明智而有力的尝试。然而,正是由于这次改革,使斯托雷平不但受到了革命者们的憎恨,也遭到了那些怀疑他与杜马的合作会破坏帝国权力的人的谴责。幸运的是,斯托雷平最后还是挺了过来。随着国家对革命的镇压和控制力度加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员人数由1907年春天时的15万人,锐减到数千人。[6]

在沃洛格达期间,朱加什维利谨言慎行。在他看来,尽管奥赫拉那是一个小组织,但它能够有效利用资源,渗透进所有的革命团体中。友好的熟人也可能会向警察告密,他能够信任的,只有老朋友和直系亲属。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朱加什维利早已习惯了照顾自己。虽然家有贤妻和幼子,但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回来后,他仍然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日子如果能这样平静地过下去,朱加什维利也会感到满足。可是,平静的家庭生活在1907年11月22日被叶卡捷琳娜的离世打破了。约瑟夫夫妇结婚还不到两年,叶卡捷琳娜就在罹患肺结核数周后离他而去,这使朱加什维利遭受了重大打击。一直在葬礼上陪伴着他的同学约瑟夫·伊里麦什维利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失去妻子的朱加什维利牢牢地抓着伊里麦什维利的胳膊,哭诉道:“我的心坚如磐石,却为此变得柔软。她走了,我对人世最后一点温情也随她去了!”此后,朱加什维利把右手交叉在胸前说:“这里一切都空了,不是一般言语所能表达的空。”[7]伊里麦什维利得出结论说:

我尽可能真诚地向柯巴表达了我的慰问,但我知道,从那之后,他就失去了道德限制,完全投身到野心和复仇心所驱使的计划之中去了。[8]

根据伊里麦什维利的解释,丧偶之痛深刻地影响了他,使其在对待他人时开始变得麻木不仁。[9]

伊里麦什维利在逃离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多年之后,才写下了这份回忆录,他几乎不能记住约瑟夫在教堂墓地里所说的原话。写回忆录时,他已成了斯大林本人及其政治上的对手,想尽可能多地出售他的回忆录。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否可能对事实进行了渲染?关于1917年之前的斯大林,其他回忆录与伊里麦什维利描述的截然不同。这些回忆录中描写的朱加什维利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冷漠淡定。即使伊里麦什维利有点夸张或虚构,我们也不能对他的说法不予理会。他从孩童时代就认识朱加什维利,对他在感情方面的特质了如指掌。叶卡捷琳娜去世时,参加葬礼的都是信仰东正教的格鲁吉亚人,因此,朱加什维利按照惯例向亲朋好友表现他如何深深地悼念亡妻,也并非全然虚构。

目前已知的评论都想要表明这位鳏夫关心自己胜于关心他的妻儿,因而是陈词滥调,没有新意。根据这些评论,在妻子患病的最后几个月中,朱加什维利没有费心地去陪着她,但他对她的死感到震惊,却是毋庸置疑的。还有评论说,在他转变成一个嗜杀的复仇者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妻子去世这件事。在朱加什维利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发生了很多这类事件,他的朋友和伙伴了解这些事情是如何使他变得日渐残酷的。伊里麦什维利还透露,在叶卡捷琳娜去世之前,朱加什维利对除母亲、妻子和儿子之外的每个人都表现出鄙视。[10]因此,单单这一件事就使他发生剧烈转变的说法,听起来也不那么合理。不管怎样,叶卡捷琳娜一死,留下了他和年幼的儿子雅科夫。但他明白,既然选择了做一个全职的革命家,就需要完全自由,不能为儿女情长所累,不能让丧偶之痛妨碍自己的政治活动。好在叶卡捷琳娜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为了减轻约瑟夫的负担,他们都乐于抚养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便请斯瓦尼泽家的亲戚们来照顾儿子。他没钱的时候,这些亲戚们也会予以接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