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将上述原则付诸到实践中,则是异常困难的事情。高加索地区的境况继续困扰着政治局委员们,在该地区运用的任何总体方案,都会对苏维埃国家整个制度性的架构产生影响。1921年3月,格鲁吉亚落到红军手中,布尔什维克党收复了沙俄的领土。这些领土,与直到1939—1940年合并时所拥有的土地一样多。同时,波兰在维斯瓦河战役中有效地阻击了红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取消了苏维埃共和国,实现了自身的独立。政治局决定,这一切不能再在高加索地区发生。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已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的情况下,莫斯科应逐步增加对该地区的控制。但是,那里仍然重复着所有的老问题。老道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寥寥无几,民众对共产党政权的支持软弱无力,宗教传统长盛不衰,原有的社会等级制度依然坚韧。更重要的是,红军长驱直入,进入了一个自1918年始即因恶性的武装冲突而四分五裂的地区。边境上战争连连,每个国家内部也充满了对少数民族的迫害和种族迫害,种族清洗时有发生。[20]因此,政治局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上述状况得以最终解决。
对此,有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每片小的区域可能成为苏俄的一个省份,这将有利于管理上的简单划一和集权控制。第二种选择是以内战中乌克兰为范型,建立数个苏维埃共和国。由此,不光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不在话下,就是阿布哈兹、达吉斯坦、车臣以及北高加索的其他地区亦能得到有效控制。第三种可能是使1918年成立的短命的反布尔什维克的南高加索联邦起死回生,并设法使其转变为支持苏维埃的实体。或许,可以将北高加索地区加入这个实体。在十月革命前后,没有一个类似的计划存在。虽然斯大林在1920至1921年倡导将北高加索地区囊括到苏俄国家中来,但他的真实意图是:在强迫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加入南高加索联邦(它本身亦成为苏俄的下属)的同时,仍使这三个国家维持着苏维埃共和国的地位。斯大林从未清楚地说明将北高加索地区从高加索其他地区的设计方案中排除出来的理由,但据猜测,可能他想要使苏俄的边疆地区在面对土耳其人及同盟国(theAllies)的潜在威胁时能够无坚不摧。他倾向于南高加索联邦的原因就比较好理解了,那就是要将此作为一个确保终结该地区的国家间和种族间斗争的工具,因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作为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是不被信任的。
1921年夏天,在北高加索的纳尔奇克(Nalchik)休养的斯大林逐渐痊愈。在休养即将结束时,他趁机前往南高加索地区。直到那时,克里姆林宫内对该地区事务的处置,才由斯大林本人及设在第比利斯的俄共(布)高加索局负责。该局由斯大林的好朋友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和谢尔盖·基洛夫领导。奥尔忠尼启则坚持认为,在很多紧迫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必须有斯大林的参与。[21]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这是斯大林第一次前往格鲁吉亚。对于所受欢迎的程度,斯大林不抱任何幻想。他知道,甚至很多格鲁吉亚的布尔什维克党员都不喜欢他。总体来看,他对“俄罗斯民族”军队,即红军,占领格鲁吉亚的支持,无助于改善他在格鲁吉亚人中的声望,但斯大林并未为此打倒。如果奥尔忠尼启则和基洛夫作为克里姆林宫的代表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作为政治局成员的斯大林将通过必要的决议强迫其实现。
俄共(布)高加索局为各种各样的地区性事务所累,分身乏术。当时,巴库的阿塞拜疆共产党领导人要求插手亚美尼亚人居住的飞地卡拉巴赫(Karabagh),将其变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而亚美尼亚的共产党人强烈反对,认为卡拉巴赫应当属于亚美尼亚的领土,这给高加索局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格鲁吉亚共产党要将阿布哈兹并入格鲁吉亚苏维埃共和国的压力也反复出现。事实上,从1918年阿塞拜疆人与亚美尼亚人爆发战争之后,统治和管理高加索地区就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但总的来说,斯大林断定应该对阿塞拜疆当局进行安抚。在这里,革命实用主义是斯大林的主要动机。党的中央委员会优先考虑赢得亚洲对共产国际的支持,因此,布尔什维克党对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的过分迁就将会得到这个新的苏维埃共和国周边国家的赞同。但无论如何,莫斯科不断拉拢凯末尔帕夏(KemalPasha)的土耳其政府。近些年土耳其军队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横冲直撞,继续对苏维埃政权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阿塞拜疆采取安抚的姿态,是使伊斯坦布尔(Istanbul)保持平静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