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退台的国民党中央执行、监察委员240人联名上书蒋介石,要求实施国民党“改造计划”。7月22日,蒋介石在台北阳明山主持国民党中常委临时会议,通过《本党改造案》(修正案)。蒋介石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实施本党改造之说明》的长篇讲话。一开场他就解释说:“去年七月,中正适应当前革命的需要,顺应全党同志的要求,拟定本党改造案,提交中央常会,中央常会认为除本党改造纲要所定各级中必须全国代表大会始能决定的事项外,均可付诸实施,并将全案颁发各地党部,领导一般党员郑重研究,将意见汇集整理,呈送中央。但是此后,西北、华南和西南各省相继失陷,整个中国大陆关入铁幕,客观形势急遽变迁,不仅本党改造工作未能进行,就是业经中央常会通过了的改造案也不能不重新检讨。因此今年一月中正又约集中央同志若干人,就原案和各级党部及各地同志提出的意见,综合研究,另订方案,作为审定全案的参考。现在全案已经中正审定就绪,除了必须全国代表大会修改宪章始可实行的事项暂予保留外,今日特将本党改造纲要修正案,与本党改造之必要措施及其程序,提交本会,希望即付讨论,予以通过,公开实施。”[5]接着,蒋介石不厌其烦地讲了五个方面的话:一是说什么“总理领导国民革命,四十年间,每当国家存亡,革命成败的关头,必致力于党的改造”;二是“今后必须彻底改造本党,重整革命组织,恢复革命精神”;三是“摆脱派系倾轧的旋涡,涤除人事纠纷的积习,以重新做起的决心,改造本党”;四是“本党这次改造,在消极方面,对原有党员之腐化贪污,反动投机,毁法乱纪,自私自利者,要严厉整肃,以恢复本党革命的精神。在积极方面,对海内外仁人志士,爱国青年,要精诚号召,亲密合作,以扩大革命的阵容”;五是“希望本党同志,不计个人恩怨,更不论个人职位,竭尽本身的智能,同心协力,推进改革工作,以健全党的组织,促进党的新生”。[6]
蒋介石亲定的《本党改造案》。
在讲话中,蒋介石还就“关于党的改造程序”作了三点说明:“第一,自三十六年以后,大家都期待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本党新生命的诞生,是国民革命新时代的开始。七全大会有改造党的权力,但是今日召开七全大会为客观情势所不许。我们今日只能进行七全大会召开以前的准备工作,而不能先行召开七全大会,再开始改造本党。第二,六届中央执监委员任期届满,于今已超过三年。而四中全会不能达成改造本党的任务,是我们深感痛心的一件事。今年一月至三月,中央若干同志夜以继日起草改造方案的时候,关于改造程序,力主六届中央执监委员会停止行使职权,另行指派中央改造委员,我这次审定改造程序,采纳了这一建议。六届中委今日人数在五百以上,其中为党工作劳绩卓著者固不乏人,但是四年来党的信誉之失坠,两年来党的失败之惨痛,中正与六届中央诸同志不能不共负其完全的责任。详审本党当前环境,默察革命客观情势,深觉六届中委如不停止行使职权,则今日党的改造不能发挥其政治革命性的效能,亦即本党今后将无以负荷革命的责任。第三,党的改造是党中的同志一致的要求。中央执监委员二百余人联名提出改造本党的要求,并责望于中正,中央常会更推居正、于右任、邹鲁三委员向中正说明党的改造为当今根本之图。当此国家存亡革命绝续之交,中正惟有师法民三和民十三两次改造的精神,负起党章所赋予的重任,指派中央改造委员十五人至二十五人,协助中正进行本党的改造工作。同时中正对于党中有功绩德望的同志,聘为中央评议委员,督导改造,监察腐恶,使改造工作得奏实效。改造委员人数较少,事权集中,可责以实际之成效。评议委员延集本党耆宿,荟萃各种意见,将获致集思广益之功。其中央改造委员会组织规程及有关章则,中正当督率中央改造委员会定订实施。”[7]
这个《本党改造案》,除包括蒋介石的长篇讲话外,还包括了《本党改造纲要》和《本党改造之措施及其程序》,对国民党改造的原因、目的、决心和必要性等方面都作了阐明,对国民党改造的具体原则,以及在组织、干部、作风、纪律和党务关系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亦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在这个中央常委临时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央改造委员会”,主持国民党改造,并设立“中央评议委员会”,负责监督改造。会议决定,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委会”、“中央监委会”停止行使职权,授权蒋介石遴选的15人到25人,组成“中央改造委员会”,代行“中央执行、监察委员会”职权。7月26日,蒋介石召集“中央执行、监察委员”150余人举行会议,宣布陈诚、张其昀、张道藩、谷正纲、郑彦棻、陈雪屏、胡健中、袁宇谦、崔书琴、谷凤翔、曾虚白、蒋经国、肖自诚、沈昌焕、郭澄、连振东等16人为“中央改造委员”,他们中大多数均在党务、政务方面“有相当长的历练”,而且曾任要职,原任“中央执行、监察委员”的占3/5,40多岁的占3/4,平均年龄为47岁,均有军校、大学以上学历,绝大多数与蒋介石有师生、部属关系,能直接对蒋介石负责。另聘吴敬恒、居正、于右任、钮永健、丁惟汾、王宠惠、阎锡山、吴忠信、张群、吴铁城、何应钦、白崇禧、陈果夫、朱家骅、张厉生、王世杰、董显光、吴国桢等29人为“中央评议委员”。至此,国民党“改造”的理论、政策和组织的准备已经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