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蒋介石传(1950—1975)(192)

蒋介石传(1950—1975)(192)

作者:杨树标

风暴引起社会的连锁反应,台湾许多地方性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出现挤兑和退票风潮,债权人和其他苦主纷纷上街游行,报刊和民意代表强烈批评财经当局失职,要求追查责任。结果,各种暗藏的腐败纷纷浮出水面。据香港报纸披露,国民党“立法委员”向“十信”作“无适当担保借款”者,初步查明就有五人,其余牵涉入案的中下级官员更是不知其数。为向台民有个交代,台湾当局逮捕了蔡辰洲,“经济部长”徐立德、“财政部长”陆润康引咎辞职。“十信”风暴使民众对整个经济结构失去信心,进而对国民党的“全面革新”产生怀疑,这种情绪几乎伴随着蒋经国走完了人生的最后行程。

三 “外交战线”的溃决

不祥的先兆

1968年,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战胜民主党候选人赫伯特·汉弗莱。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37届总统。

尼克松上台时,面临的是前几任总统撂下的一大堆政治包袱。就国际形势而言:(1)苏联的实力迅速增长。古巴导弹危机之前,美国的战略核武器无论在“质”或“量”上均占明显优势。美苏陆基洲际导弹数量的比例是294枚对75枚,潜射洲际导弹的比例是144枚对0枚。但到了1970年,美苏陆基洲际导弹数量的比例变成了“可悲”的1054枚对1300枚。(2)西欧和日本的民族主义随其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增强,进而在外交政策、关税、贸易限额等方面与美国发生越来越多的龃龉。(3)越南战争仍在进行之中。尼克松政府必须维持54万侵越人员的巨大消耗,应付平均每周200人的兵员伤亡。就美国国内形势而言:(1)经济开始出现衰退的征兆。1968年,美国财政赤字已达605亿美元,而贸易顺差仅有8.4亿美元。次年,战后第五次经济危机如期而至。(2)国内民众反战情绪日益高涨。1965年,民意调查显示25%的美国人认为介入越南是一个错误。到了1968年,持此种看法的人数比例上升到了50%。

在诸多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是苏联趁美国深陷越战“泥淖”之际,依托其迅速发展起来的军事实力,积极推行南下战略,企图夺取或控制连接中东与亚洲的海上通道,切断美国与欧洲、日本的海上运输线,进而包抄欧洲。事实表明,“北极熊”已公开走上了与山姆大叔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因此,适时调整外交策略,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成了尼克松政府的当务之急。

尼克松是加利福尼亚人,曾就读于杜克大学法学院,并获律师资格。二战期间,他曾在海军服役。1946年,33岁的尼克松当选为众议员,成为最年轻的议员之一。尼克松在其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以反共著称。做众议员时,他不遗余力地支持杜鲁门对苏“遏制”政策,并积极参加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狂热地侦察所谓“共产党的颠覆活动”;担任参议员期间,他唯麦卡锡马首是瞻,成了当时美国反共迫害运动的一只鹰犬;在八年副总统任内,他竭力支持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全球干涉政策;越战爆发后,他极力主张战争升级,并到处发表言论,指责肯尼迪和约翰逊政策不力。但尼克松与那些政治“偏执狂”又有所不同,一旦形势发生转变,他还是能够超越意识形态的羁绊,作出较为理智的反应。

在具体策略的调整上,尼克松获得了哈佛大学教授亨利·基辛格的支持和帮助。基辛格是德国人,1938年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举家移居美国。他认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只能通过所谓大国间的实力“均势”才能维持,而美国的外交也只能靠实力才能得以实施。尼克松对基辛格的“均势外交”理论推崇备至,遂委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要职。基辛格赴任后,立即将其领导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智囊精英从杜鲁门时期的10人扩展到了150人,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调整立下了汗马功劳。

根据“均势外交”理论,尼克松四面出击,企图在全球范围内结成联合抗苏的“统一战线”。1969年2月,他先后对比利时、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法国进行了旋风式的访问。7月,他出访亚洲,在关岛发表了美国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政策的讲话:(1)美国将“恪守”美国的“条约义务”;(2)但在“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问题上,美国将鼓励并期望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尼克松的关岛讲话要旨,很快就被媒体称为“新亚洲主义”或“尼克松主义”。11月,美日达成延长美日《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协议,美国得以保持在冲绳的军事设施和部分地区的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