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一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1930年5月,中共陕北特委经与王子元协商,在贺兰县李岗堡成立了一个学兵队。双方商定:学兵队归属王子元部,但由共产党员领导,并任命张东蛟、高岗为学兵队正副队长。
张东蛟
张东蛟,1903年出生于横山县高镇乡张家洼村,既是高岗的同乡,又曾经共同在横山“一高”读书。他先后入保定军校、黄埔军校学习,并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张东蛟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十七军,参加了反奉战争,并升任连长。大革命失败后,他辗转于宁夏、甘肃、北平、南京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初打入王子元部后,张东蛟被委任为少校团副,不久又担任了学兵队队长。
学兵队共有40多人,多数是共产党员。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直接掌握的革命武装,不同于一般军阀部队那种单调、呆板的机械训练。高岗与张东蛟等在对学员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加强了对学员的革命思想教育,也注重活跃士兵的文化生活。学兵队内还秘密成立了中共特别支部,由张东蛟任书记,高岗为副书记。
同年秋,学兵队结业,编入王子元团学兵连。此时张东蛟升任副团长,高岗被任命为学兵连连长。
苏雨生在宁夏大肆扩充实力,威胁到“五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青、马步芳、马青宛)在宁夏的统治地位,引发了“五马”与苏雨生之间的军阀混战。乌合之众的苏雨生部哪里是“马家军”的对手,一触即溃,四分五裂。刘志丹、谢子长借机带领着中共控制的一部分队伍,包括王子元团的学兵连,转移到了甘肃的庆阳地区。
刘志丹、谢子长的卓越军事才能使他们在陕甘土匪当中也很有威望,庆阳地区的五属清乡司令谭世麟见二人率部到来,便想笼为己有,主动提出要收编这支武装。陕北特委为了保存这支党所控制的武装力量,也想“借水养鱼”,便接受了改编。于是,刘志丹、谢子长率领的部队被编为庆阳五属清乡司令部直辖第三团,谢子长为团长,刘志丹为副团长,驻守陕西吴起镇三道川一带。
不料,正当部队积极扩充、准备寻机起义的时候,遭到了原苏雨生部八旅十六团团长张廷芝的袭击,部队在三道川被打散。
三道川兵败后,刘志丹、谢子长去向陕北特委汇报情况,高岗则辗转回到了老家高家沟。
据杨芝芳老人回忆,高岗是在年末回来的。当时高岗的哥哥高崇义的媳妇已经病逝,老实巴交的高崇义也无力续弦。高岗见状,便出面张罗帮助哥哥娶了第二个老婆,然后与杨芝芳和孩子一道,离开了高家沟。
————————————————————
(1)中共横山县委组织部、中共横山县委党史研究室、横山县档案局编:《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横山县组织史资料》,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13页。
(2) 高增培:《有关高岗的一些情况》(1985年3月9日),未刊稿,现存于中共横山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三 参与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独特道路而闻名于世的。
在漫长的28年艰难跋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过许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但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而红旗不倒的只有一块,那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西北革命根据地。
中共中央和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西北革命根据地。
红军改编抗日的出发点,是西北革命根据地。
中共中央从1935年到1948年,一直在西北革命根据地。
因此,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深情地说:
有人说,陕北这地方不好,地瘠民贫。但是我说,没有陕北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1)
在黄土高坡上长大的高岗参与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踩到了中国革命的“两点”上。
1 狱中探望刘志丹
三道川兵败后,刘志丹和谢子长参加了1930年8月在绥德召开的陕北特委第五次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决定继续进行兵运工作,寻机建立独立的革命武装。会后,刘志丹继续辗转于陕甘边一带搞兵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