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讲到:“这个国家的妇女从未有过一位了解她们所知道的事情的首相,而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与男人们所知道的事情是截然相反的……。任何懂得主持家务会遇到的问题的妇女一般都能接近于懂得管理国家所遇到的那些问题。”她时常重复这类观点,虽然这些观点过于简单化了,但它们却反映了她管理好家政的基本哲学,这一哲学使大多数对政治不太感兴趣的人也能投身到政治中来。她改变了支持保守党力量的整个平衡;她失去了百分之五的A阶层,B阶层和C1阶层的选票,然而却赢得了百分之十一的C2阶层的选票,C2是熟练工人阶层,以前它从未投过保守党的票。
首先是她说话直率,开门见山,讲究信用,令人敬佩。玛格丽特的观点和理想在她执政的前四年中毫无任何改变,如有变化也只是在她个人的领导风格上。起先,尽管她不准许自己被人看作需要帮助,但她还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非常信任她的专家。今天,她有了成功的经验,她便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他人的。她的直觉一次又一次证明是正确的,所以她对自己生活中的每一领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不能容忍干事拖拉和同她唱反调的人。
同她近几年的几位前任大不一样。玛格丽特在内阁的风格是“用下巴来领导”,在最初的讨论中就把全部牌都亮了出来。这意味着如果其他人都反对她,她就将处境难堪,要么让步,要么继续战斗。要是别的首相,他们就会隐瞒自己的观点,直到看到其他人不得不对这个问题先表明观点。但是,阴险、狡猾从来就不是玛格丽特的才能之一。如果有人连续讲话时间太长,她就会变得极其恼火。她不同意他们的论点,就会打断他们的讲话。她缺乏耐心,也不够老练,常常显得非常尖酸,刻薄,十分专断。一位内阁同僚说她“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她总是不等别人讲完他们的观点就忍不住突然打断他们。有时候一言不发反而更好”。她对不赞成她观点的人付之一笑,这并非包含着善意。甚至那些善良、忠诚的支持者们据悉也部分丧失了自我,而她却丝毫没有歉意。也许过些时候她会邀请你去进午餐,她的这一举动被人们看成是伸出橄榄枝,而并非表示歉意。
表扬别人可不是玛格丽特的特长。她只希望周围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努力工作,胜任工作,却没有意识到如果要让人们去做她所希望的事,就需要夸奖他们。她从不表扬在电视上露面的同事,从不说谢谢你,从不过他们的表演表示热心,从来就不,事实上,她就根本不予评论。
回首她在教育部的日子,一次在早晨8点30分之前玛格丽特突然打电话给她的老朋友玛格丽特·威克斯特德。玛格丽特想让她的同名人为她做一件事,即作为教育部的代表参加英国广播公司学校广播委员会。“但是对于电视我是完全不懂呀。”玛格丽特·威克斯特德(她的丈夫是林肯郡的地方教育局局长)说。“你知道那里也有无线电。”玛格丽特生气地回敬道,暗示如果她不懂的话,她很容易就会认识它的。挨了一顿批评,玛格丽特·威克斯特德只好接受了这项工作。她被深深地卷进去了,她跑遍全国,参观学校与老师交谈。在她的名字作为教育部的代表出现在记事册上时她总感到有点窘迫,她惟恐别人会问她是怎么接下这项工作的。后来她们再见面时,她告知玛格丽特·撒切尔她很喜欢委员会的工作,但她又随便提了一下说这工作太辛苦了。“我想应该是这样的,”玛格丽特·撒切尔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不会让别人做轻松的工作。”
在入阁之初,玛格丽特特别富于攻击性。有五年半的时间,她周围的希思信徒要比她自己的支持者多。她知道,如有机会,他们就会投票把她从内阁赶走。因此,她更加虚张声势,拚命想从一开始就左右各项活动,并恫吓内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它。
既然现在在内阁她的支持者占了大多数,她可以轻松一些了。她争论起问题来依旧象是大吵大闹;玛格丽特喜欢与人争论,并且特别喜欢占人上风。但是末了,如果她有把握她会赢,她就会使争论变得白热化;如果她看来要输了,那么这个问题将会推迟到以后日子来解决。
在内阁的举止以及对待她同僚的态度没有使玛格丽特赢得多少朋友,但她却得到了他们的尊敬。一位资历高深的大臣极不情愿地说:“我发现她在所有事情上都是蛮横无礼,使人感到不愉快,但我又不得不说,她常常是正确的。她的判断非常正确,她是最好的一位首相。”他们还认为,她对他们是一片忠心。她可能常常当着朋友们的面批评他们,但是一旦他们遇到麻烦,他们知道她会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他们还知道,尽管玛格丽特一向很固执,但是有时经说服还是能改变主意的,这需要有一个态度坚决的男人相劝,他要摆出极其令人信服的观点和酝酿充分、材料充足的论点,但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对吉姆·普赖尔在1981年提出的关于北爱尔兰问题的方案她坚决反对,因为这一方案违背了她的信念,即,只要在这一地区还有人想留在不列颠里,那么他们的愿望就应该是不可侵犯的。但是她认识到,内阁中的大多数人都同意建立一个包括爱尔兰共和国总理加勒特·菲茨杰拉德博士的政府间的委员会,所以她只好服从大家。在北海石油财团纳税的问题上她也改变过自己的初衷(北海石油财团曾威胁要将一些石油公司迁到其他地方);她还重新考虑了削减向外国人提供的助学金的问题,最后她认为削减助学金会引发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