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戈培尔传(51)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戈培尔传(51)

作者:魏岷

德国为人类贡献了巴哈、贝多芬、莫扎特、布拉姆斯等卓越的音乐天才,但是在纳粹统治时期,门德尔松的作品则禁止演奏,因为他是犹太人;德国的第一流现代作曲家保罗·兴德密特的音乐也在禁止之列。所有犹太作曲家的作品都被戈培尔禁止演奏了。大交响乐团和歌剧院中的犹太人很快就被清除出去。

在戏剧方面,马克斯·莱因哈特和所有其他犹太籍演出人、导演和演员一起走了。纳粹作家们实在蹩脚透顶,群众都不愿看他们的作品,因此这些作品的演出日子总是不长。德国戏剧协会主席汉斯·约斯特是个蹩脚的剧作家,他曾公开大言不惭地说,凡是有人向他提到“文化”这个字,他就想掏出左轮手枪来。但是戈培尔和约斯特无法禁止歌德、席勒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德国舞台上动人的演出。

希特勒自以为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认为,一切现代艺术都是退化的和无聊的。在希特勒上台后,他命令戈培尔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清除”德国的“颓废”艺术,并代之以新的“日耳曼”艺术。在德国各博物馆里,塞尚、凡高、高更、马蒂斯、毕加索、科科契加和格罗兹等许多画家的六千五百多幅作品都被拿掉了。

1937年夏天,希特勒在慕尼黑正式主持了“德国艺术馆”的开幕式。在这个纳粹艺术的第一次展览中,陈列了从一万五千幅应征作品中选出来的九百幅作品。这九百幅作品都是最蹩脚的货色。这是希特勒“钦定”的。原来的评选团的主席是德国艺术协会主席阿道夫·齐格勒,他是一个平凡的画家。希特勒对评选团原来所选的某些画极为恼火。希特勒命令把这些画剔掉,而且用他的长统靴子在好几幅画上踢了一些洞他在主持展览会开幕式的讲演中说“我早已下了决心,如果命运给予我们权力的话,〔艺术鉴赏〕这类问题是不用讨论的,要做的只是作出决定。”

戈培尔博士为了让人民看看希特勒要保护他们免受玷污的那些作品,在慕尼黑一所必须要经过狭窄的楼梯才能走到的破败的陈列室里,组织了一次展览。内容是精选的现代绘画,有科科契加、夏高尔和表现主义派及印象主义派的作品结果这个展览会的观众拥挤不堪,等待入场的人从吱吱嘎嘎作响的楼梯一直列队排到街上。去看的人实在太多了,使戈培尔感到又是生气又是尴尬,于是很快就停止了展览。

戈培尔对报刊、广播和电影的控制更是严厉。每天早晨,柏林各日报的编辑以及德国其他地方的报纸的记者,都聚集在宣传部里,由戈培尔或者他的一个助手告诉他们:什么新闻该发布,什么新闻要扣下,什么新闻怎么写和怎么拟标题,什么运动该取消,什么运动要开展,当天需要什么样的社论。为了防止误解,除了口头训令外,每天还有一篇书面指示。对于小地方的报纸和期刊,则用电报或信件发出指示。

1933年10月4日,戈培尔制定的德国报刊法使新闻事业成为一种受法律管理的“公共职业”。它规定,所有编辑都必须具有德国公民资格,属于亚利安血统,配偶不是犹太人。最先被迫停刊的报纸之一是《伏斯日报》。这家报纸创办于1704年,像腓德烈大王、莱辛和腊希思瑙那样有名的人物过去都曾为该报撰过稿它已成为德国最主要的报纸。但是,它是一家自由主义的报纸,而且老板是由犹太人办的乌尔施坦因出版公司。它在连续发行了230年后,在1934年4月1日停刊。驰名世界的《柏林日报》,虽然它的老板犹太人汉斯·拉克曼—莫斯在1933年春季就被迫出让了他在该报中的股份,但到1937年时还是被迫停刊。德国的第三家自由主义大报《法兰克福日报》,在清除了犹太老板和编辑后才准许继续出版。

由于所有报纸每天必须根据戈培尔的指令发表新闻、文章、社论,所以全国报刊内容单调划一,读者对报纸感到厌倦。所有报纸的总销售量一落千丈纳粹的主要报纸《人民观察家报》和晚报《进攻报》销量也大幅度下降。在纳粹帝国的头四年中,报纸的种类由3607种减少到2671种。

在1934年内有一个时期,戈培尔和全国报界领袖、德国新闻协会主席马克斯·阿曼都要求拼命巴结的编辑们不要把他们的报纸编得那么单调划一。阿曼说,他很遗憾“目前报刊完全单调划一,这不是政府的措施所造成的,也不符合政府的意愿。”一位鲁莽的周刊编辑,《格鲁恩邮报》的埃姆·韦尔克,把阿曼和戈培尔的话当了真。他指责说,宣传部的官僚主义和高压手段使得报刊变得那么干巴巴。他的刊物立即被勒令停刊三个月,他本人则被戈培尔撤职,送到集中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