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女士在阳台上放上一只窄长的枕头,奥尔布赖特一周的大部分时间就趴在那里睡觉。在她醒来的时候,两人就去游泳,晒太阳,同时不停地谈论她们的生活。多德森说:“玛德琳认为这是她生活的转折点。”
返回华盛顿后,奥尔布赖特开始考虑将来。她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华盛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学术中心任会员,撰写一篇文章论述波兰新闻界在团结工会运动中的作用的,并于一年前开始学习波兰语。沃尔特蒙代尔正为参加1984年总统选举招兵买马,他请奥尔布赖特出任竞选事务主管助理,而她当时也在考虑是否从事教学。她说:“我想,如果乔真的要离去,从事教学比搞政治更明智,因为教学工作较为稳定。这纯粹是学者心理,但我需要认真地考虑未来,考虑挣钱谋生。”
1983年1月31日,玛德琳和乔奥尔布赖特正式离异,玛德琳的伤心和愤怒溢于言表,让朋友们担忧的是,她诉说起来不折扣,没完没了。一位当时了解她的男士说:“我们能够理解她怨恨乔的原因——精神疮伤,部分原因是她多年来苦心经营的社会关系付之东流。在很大程度上她能控制自己的不良心态,但有时也会禁不住流露出来。”
数年间,奥尔布赖特不住地向朋友诉说心中的怨恨,告诉他们乔妒忌她的成功,她不能面对一个有实力的妻子,而且说如果他们没有分离,她就不可能有多大的作为。人们很同情她,但一段时间之后,朋友们都听够了,有几位告诉她停止对乔的诋毁,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她的怨恨与自己的身份很不相称。
让奥尔布赖特的一些朋友迷惑不解的是在长达23年的婚姻生活结束时,奥尔布赖特竟毫无心理准备,难道她被蒙住了双眼?如果她根本没发觉到乔已厌倦了这场婚姻的话,她难道关心过乔的感情生活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一位朋友问道:“他离家出走,而她对其中的原委竟一概不知吗?”
不管怎么说,离异产生了这样一个确凿无疑的结果:财产的分割使曾一度沦为流亡者的玛德琳腰缠万贯,成为的百万富婆。分得奥尔布赖特家族一笔丰厚的钱财外,她还获得夫妇俩在华盛顿历史名镇乔治敦一个舒适的住宅区住过的一座优雅的三层红砖房,以及在弗吉尼亚的周末农庄,她还成为3个孩子的中年的单亲母亲,并渴望着找到未来的生活道路。她的韦尔斯利同学威妮弗莱恩德说:
离异给她的震动极大使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但同时也给她增添了另样力量。我们这一代女性从来料想不到这类事情会落在自己的头上。”没人能了解别人婚姻的实情,在多数朋友眼里,奥尔布赖特的婚姻一直很牢固,因而朋友们很难理解乔会提出离婚的。
许多共同的朋友试图与玛德琳和乔都保持友情,但在离异后的俩人之间保持中立是相当难做的。一位男性朋友说:“玛德琳觉得跟乔来往就是对她的背叛。但我想直至她担任驻联合国大使前,如果乔回心转意的话,她会放弃前嫌,重修旧好。真不知道心理及感情方面的骤变何时发生,但它终究发生了。”
刚刚担任国务卿时,在进行为期两周与各国领导人会晤的环球之行中,奥尔布赖特在赫尔辛基停留一阵,当时任驻莫斯科记者的乔很可能会对此事加以报道。当奥尔布赖特向朋友们表示对遭遇乔感到不安时,他们委婉地指出她没有必要忧虑,毕竟担任国务卿的是她自己。
奥尔布赖特曾跟朋友说过,只要乔的“前”妻是国务卿,他就不会再踏上美国,但乔及其妻子马西娅孔斯德的确于1997年夏返回美国,及时为他们在派驻俄罗斯期间共同撰写的一本书做促销活动,书名为《石破天惊:美国无名的原子间谍秘闻》,书中主人公是一位18岁的物理天才特德霍尔的故事,霍尔曾是研制出美国最早核装置的曼哈顿计划的成员。1998年4月,他们被派驻北京。
在过去的5年里,乔和玛德琳对待彼此的态度已缓和了许多,他们一度心怀的怨恨已经烟消云散,此外,女儿的婚事及玛德琳如日中天的政治成就都起到了推进作用。分手15年后的今天,玛德琳奥尔布赖特说自己在美满的家庭中度过了童年,因而对离异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她最终治愈了离婚带来的创伤。她说:“我的父母相亲相爱,他们相遇在青春年华,携手并肩渡过千难万险。依我看,既然结婚就要珍惜婚姻。我曾爱过乔,我很抱歉,但我终于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