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当然!……”
正在这时,安娜·米哈伊洛夫娜无声地走进来,她那神情永远像煞有介事,忧心忡忡,同时含有基督式的温顺。虽然她每天碰见伯爵穿着睡衣,但他每次见到她都觉得不好意思,请她原谅他的衣冠不整。
“没关系,亲爱的伯爵,”她温顺地闭起眼睛,说,“我可以到别祖霍夫那儿去一趟。”她说,“小别祖霍夫来了,现在咱们什么都可以从他的暖房里弄到。我正要见见他。他给我寄来一封鲍里斯的信。谢天谢地,鲍里斯如今在司令部里服务了。”
伯爵非常高兴安娜·米哈伊洛夫娜能分担一部分他的任务,于是他吩咐给她套一辆轻便马车。
“您告诉别祖霍夫,请他来赴宴。我在请客单里写上他的名字。怎么,他是和妻子一同来的吗?”他问。
安娜·米哈伊洛夫娜闭上眼睛,脸上现出深切的悲伤……
“别提了,亲爱的,他非常不幸啊,”她说,“如果我们听到的是真的话,那就太可怕了。在我们为他的幸福而庆幸的时候,哪里想得到有今天!这么一个高尚的天使般的灵魂,年轻的别祖霍夫啊!是的,我由衷地怜悯他,尽我可能使他得到安慰。”
“怎么回事?”罗斯托夫父子二人同声问道。
安娜·米哈伊洛夫娜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玛丽亚·伊万诺夫娜的儿子多洛霍夫,”她神秘地低声说,“据说,完全使她的名誉扫地。他救了他,请他到彼得堡家里住,可是……她来这儿,这个亡命徒也追随着她来了。”安娜·米哈伊洛夫娜说,她想表示她同情皮埃尔,但是在她那不自觉的语气里和微微含笑的神态里泄露出她是同情那个她叫做亡命徒的多洛霍夫的,“据说,皮埃尔伤透了心。”
“不管怎样,你还是告诉他,请他到俱乐部来,——一切都会过去的。宴会盛大极了。”
次日,三月三日,中午一点多钟,二百五十位英国俱乐部会员和五十位客人在等待贵宾、奥地利远征英雄巴格拉季翁公爵来赴宴。奥斯特利茨战役的消息刚传来时,莫斯科陷入迷惘中。当时俄国人习惯于打胜仗,听了吃败仗的消息,有些人简直不相信,另一些人则用不寻常的原因来解释这个奇怪的事件。在显贵的、消息灵通和有权威的人士荟萃的英国俱乐部里,在消息刚传来的十二月份,绝口不谈战事和最近一次战役,好像是大家事先商量好了似的。那些指导谈话方向的人们,如:拉斯托普钦伯爵、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多尔戈鲁基公爵、瓦卢耶夫、马尔科夫伯爵、维亚泽姆斯基公爵等,都不在俱乐部露面,都在各自家中亲密的小圈子里聚会,而那些只会人云亦云的莫斯科人(伊利亚·安德烈伊奇·罗斯托夫也属于这一类),在一个短时期,失掉了谈话的领导人,对于战争的议论莫衷一是。这些莫斯科人觉得事情有点不妙,议论这些坏消息令人为难,因此最好是默不作声。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就像陪审官走出了议事厅,那些俱乐部的舆论权威人士又出现了,于是谈话又变得明确而且肯定。俄国人打了败仗,这么一件难以相信、骇人听闻、不可能的事情,其原因已经找到了,于是一切都弄清楚了,莫斯科各个角落都在讲着同样的话。这些原因就是:奥地利人的背信弃义,军粮供应太差,波兰人普热贝舍夫斯基和法国人朗热隆的背叛,库图佐夫的无能,以及(小声地谈论)皇上由于年轻缺乏经验而信任卑鄙小人。但是大家都异口同声说,军队,俄国军队却是非凡的,做出了英勇的奇迹。士兵、军官、将军,都是英雄。而英雄中之英雄是巴格拉季翁公爵,他以申格拉本战役和奥斯特利茨撤退而声名远扬,在奥斯特利茨撤退中只有他率领的纵队井然有序,而且一整天不断击退两倍兵力的敌人。巴格拉季翁之所以被选为英雄,还由于他在莫斯科没有人事关系,是一个陌生人。欢迎他,也就是欢迎战斗的、普通的、没有人事关系和阴谋诡计的、引起人们回忆苏沃洛夫远征意大利的俄国军人。此外,给他这样的荣誉,是对库图佐夫表示不欢迎和不赞成的最好办法。
“如果没有巴格拉季翁,也要捏造一个出来。”滑稽家申申摹仿伏尔泰的话,说。没有人谈论库图佐夫,有些人低声骂他,说他是宫廷里的轻浮家伙和老色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