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三贡爷是要凭中间人保护的一类,所以他在省城所交游的,大都就是这般人,而这般人因为他还不狗,也相当与他好。
十一这天,是顾辉堂五十整寿。说是老二一定要给他做生。没办法,只好张灯结彩,大摆筵席。亲戚家门,男男女女,共坐了六桌。老大说是人不舒服,连老婆孩子都没有来,但请二老过了生到郫县去耍一个月。
这天的显客是钱亲家。堂屋中间悬的一副红缎泥金寿联,据说便是钱亲家亲自撰送的,联语很切贴:“礼始服官,人情洞达;年方学易,天命可知。”还亲自来拜寿,金顶朝珠,很是辉煌。
顾天成在这天晌午就回来了。送了一匣淡香斋的点心,一斤二刀腿子肉,一盘寿桃,一盘寿面,一对斤条蜡烛,三根檀香条。拜生之後,本想到内室烟盘侧去陪陪钱亲家的。却被二兄弟苦苦邀到厢房去陪几位老亲戚。只好搜索枯肠,同大家谈谈天时,谈谈岁收的丰歉,谈谈多年不见以後的某家死人某家生孩子的掌故。谈谈人人说厌人人听厌的古老新闻。并且还须按照乡党礼节,一路恭而且敬的说、听,一路大打其空哈哈,以凑热闹。
这些都非顾天成所长,已经使他难过了。而最不幸的,是在安席之後,恰又陪着一位年高德劭,极爱管闲事的老姻长;吃过两道席点,以及海参大菜之後,老姻长一定要闹酒划拳,五魁八马业已喊得不熟,而又爱输;及至散席,颇颇带了几分酒意。乡党规矩:除了丧事,吊客吃了席,抹嘴就走,不必留连道谢者外,如遇婚姻祝寿,则须很早的来坐着谈笑,静等席吃,吃了,还不能就走,尚须坐到相当时候,把主人累到疲不能支之後,才慢慢的一个一个,作揖磕头,道谢而去;设不如此,众人都要笑你不知礼,而主人也不高兴,说你带了宦气,瞧不起人。因此,顾天成又不能不重进厢房,陪着老姻长谈笑散食。又不知以何因缘,那老姻长对於他,竟自十分亲切起来。既问了他老婆死去的病情医药,以及年月日时,以及下葬的打算,又问他有几儿几女。听见说只有一个女儿,便更关心了;又听说招弟也在这里,便一定要见一见。及至顾天成进去,找老婆子从後房把招弟领出来,向老姻长磕了头後,复牵着她的小手,问她几岁了?想不想妈妈?又问她城里好玩吗?乡坝里好玩?又问她转过些甚麽地方?
招弟说:“来了就在这里,爹爹没有领我转过街,么爷爷喊他领我走,他不领。”
老姻长似乎生了气,大为招弟不平道:“你那老子真不对!娃儿头一回过年进城,为啥子不领出去走走?……今天夜里,东大街动手烧龙灯,一定叫他领你去看!”复从大衣袖中,把一个绣花钱褡裢摸出,数了十二个同治元宝光绪元宝的红铜钱鹅眼钱,递给招弟道:“取个吉利!月月红罢!……拿去买火炮放!”
这一来,真把顾天成害死了,既没胆子反抗老姻长,又没方法摆脱招弟,而招弟也竟自不进去了。便挂在他身边。他也只好做得高高兴兴的,陪到老姻长走了,牵着招弟小手,走上街来。只说随便走一转,遂了招弟的意後,便将她仍旧领回么伯家的。不料一走到纯阳观街口,迎面就碰见一个人,他不意的招呼了一声:“王大哥,那里去?”
所谓王大哥者,原来是崇庆州的一个刀客。身材不很高大,面貌也不怎麽凶横,但是许多人都说他有了不得的本事,又有义气,曾为别人的事,干了七件刀案,在南路一带,是有名的。与成都满城里的关老三又通气,常常避案到省,在满城里一住,就是几个月。
王刀客还带有三四个歪戴帽斜穿衣的年轻朋友,都会过一二面的。
他站住脚,把顾天成看清楚了,才道:“是你?……转街去,你哪?”
“小女太厌烦人了,想到东大街去看灯火。……”
“好的,我们也是往东大街去的,一道走罢!”
王刀客走时,把招弟看了一眼道:“几岁了,你这姑娘?”
“过了年,十二岁了。”
“还没缠脚啦!倒是个乡下姑娘。……看了灯火後,往那里去呢?”
顾天成道:“还是到舒老么那里去过夜,好不好?”
“也好,那娃儿虽不很白,倒还媚气,腻得好!”
他们本应该走新街的,因为要看花灯,便绕道走小科甲巷。一到科甲巷,招弟就舍不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