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谈艺录(156)

谈艺录(156)

作者:钱钟书

六四

《诗话》卷一谓:“古无类书、志书、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必待搜辑羣书,广釆风土,然后成文。洛阳所以纸贵,自是家置一本,当类书郡志读耳。故成之亦须十年五年。使左思生于今日,必不作此种赋”云云。章实斋《文史通义.书坊刻诗话后》痛驳之,至斥子才为“一丁不识、一字不通之妄人”。然《文史通义·文理》篇谓: “古钩玄提要之书,果何物哉。盖不过寻章摘句,为撰文之资助耳。如左思十年而赋《三都》,门庭藩溷,皆著纸笔,得即书之。今观其赋,并无奇思妙想,动心骇魄;所谓得即书者,亦必标书志义,先掇古人菁英,而后足以供驱遣尔。”与随园之说,又复大同,何必发声征色以骂乎。乔鹤侪松年《萝孽亭札记》卷四论随园此则云:“近人谓《三都赋·序》明言:稽之地图,验之方志;笑随园迷於眉睫。然随园之语是词不达意,若言是吴淑《事类赋》之先声,故人争愿先覩,则得之矣。但亦只可以言《三都》,若《两京》则体大思精,不在比事也。”平情之论,亦见随园说未可厚非矣。

【补订】乔鹤侪所谓“近人”,指李小湖联绣。参观《管锥编》一册667页、又三册510页。

明艾千子论古文,力非前后七于之挦撦汉魏,故痛诋《文选》,推其用意,略同宋之刘辰翁。《天佣子集》卷二《王子巩观生草序》谓《上林》、《子虚》、《两京》、《三都》“不过据《通考》、《类要》之书,分门搜索”云云,亦可与袁章二说印证。太冲《三都赋·序》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左思欲作《三都赋》,诣张载访岷邛之事”,善注又曰:“《三都赋》成,张载为注《魏都》,刘逵为注《吴蜀》。”按左以蜀都事访之张,则注蜀都者,不应为刘;今本《文选.魏都赋》亦标刘注,而赋末“二客?焉相顾”句下善注曰:“张以??、先珑反”,则《魏都赋》注,似确出张手。顾《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左思别传》云:“皇甫谧西州高士,挚仲治宿儒知名,非思伦匹。刘渊林、卫伯舆并早终,皆不为思赋序注也。凡诸注解,皆思自为,欲垂其文,故假时人名姓也。”则不特张未注,亦并无刘注,乃左自注。众说纷纭,不可究诘。子才深非诗文自注,《小仓山房尺牍》卷五《与杨兰坡明府》载顾亭林诗自注见讥於毛西河事,传以为诫。《颜氏家藏尺牍》卷二载亭林所寄诗翰,《先妣忌日》七律“一

经犹得备人师 ”句后 ,引 《颜氏家训 》,明其来历 。此可证袁说不诬。倘知太冲《三都》亦出自注,必更以“类书”目之矣。

【补订】参观《管锥编》四册124页。

六五

卷一:“诗人陈制锦字组云,居南门外,与报恩寺塔相近。樊明征赠诗云:‘仰首陆离低首诵,长干一塔一诗人。’陈嫌不佳。余曰:若改‘仰首欲攀低首拜’,则精神全出。陈为雀跃。”按洪稚存《北江诗话》卷一曰:“江宁诗人何士颙,居长干里。有友人投一诗曰:‘仰首欲攀低首拜,长干一塔一诗人。”与随园说异,当以随园闻见为较真。

六六

卷一:“玉溪生:‘堤远意相随’,真写柳之魂魄。”按此语乃自《诗经》“杨柳依依”四字化出。添一“意”字,便觉著力。写杨柳性态,无过《诗经》此四字者。

【补订】参观《管锥编》一册269页。

六七

卷二 :“吾乡孝廉王介眉延年撰 《历代编年纪事》,梦见陈壽、习凿齿,言其为凿齿后身。题六绝,醒记二句曰:‘惭无晋汉春秋笔,敢道前身是彦威。”按《萚石斋诗集》卷十二《题王学正延年纪梦诗后》即咏此事,有云:“风寒梦回记其二,一十四字怀珠玑。足成六章章四句,说梦向人人笑讥。”与随园所载合。

【补订】子才《子不语》卷六亦记王介眉纪梦诗事。又按《诗话》此卷称引钱辛楣过安阳弔韩侂胄七律,而见於钱氏《潜研堂诗续集》卷二者,则七绝耳。平景荪《霞外捃屑》卷八上谓子才所录,殆辛楣初稿。

六八

卷三:“毛西河诋东坡太过。或引‘春江水暖鸭先知’,以为是坡诗近体之佳者。西河云:‘定该鸭知,鹅不知耶。’此言则太鹘突矣。若持此论诗,则《三百篇》句句不是。‘在河之洲’者,斑鸠鸤鸠皆可在也,何必雎鸠耶。‘止邱隅’者,黑鸟白鸟皆可止也,何必黄乌耶。”按《西河合集·诗话》卷五有一则,记与汪蛟门论宋诗,略云:“汪举‘春江水暖鸭先知’,不远胜唐人乎。予曰:此正效唐人而未能者。‘花间觅路鸟先知’,此唐人句也。觅路在人,先知在鸟,鸟习花间故也,先者,先人也。若鸭则先谁乎。水中之物皆知冷暖,必以鸭,妄矣。”颇能诡辩。王渔洋《居易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