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即1960年)仍然是忙碌的一年。早在2月,赫鲁晓夫即动身前往印度尼西亚访问。途中,他在印度停留4天,与尼赫鲁举行了两次会谈,走访了几个大城市并视察了在苏联帮助下正在动工兴建的比莱钢厂,最后还签署了一项有关经济及文化合作的新协定。在缅甸短暂停留之后,赫鲁晓夫抵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如达,受到了国家总统和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在这个不久前才刚刚获得独立的国家,在这个风光优美而民众依旧贫穷的千岛之国,赫鲁晓夫走访了几个主要地区。继而,赫鲁晓夫又在东印度群岛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结果是又签订了一项经济、文化合作协议。接着,赫鲁晓夫又飞往阿富汗。阿富汗举国多山,地瘠民贫,赫鲁晓夫在此盘桓了几天之后,他于3月5日飞回莫斯科。
但赫鲁晓夫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在莫斯科清理积案处理公务,接着便在3月23日开始访问法国。这次访问轰动一时,如果说还不致于引起全世界的注意,那么至少是引起了整个欧洲的关切。当时,戴高乐将军正在同右翼集团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因为这些人坚决反对戴高乐在阿尔及利亚缔造和平的政策,而这样的环境反倒有助于培养法苏之间更加密切的关系。实际上,赫鲁晓夫访问的目的就在于巩固同法国的缓和。
这位苏联领袖人物首先在巴黎逗留了三天,其间,他走马观花,观赏了市容,分别在巴黎市政厅、法国总商会和外交记者协会等处发表演讲,而且还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然后,赫鲁晓夫漫游法国,足迹遍及马赛、波尔多、尼姆、阿尔、第戎、梅斯、凡尔登、兰斯、里尔、鲁贝和里昂等城市,其中有的城市他只逗留了几个小时。但在每一处,他都受到了拥挤成堆不计其数的普通法国人的迎接,他们经常是为了一睹这位来访者的风采便早早地在街头耐心等候。法国既拥有实力强大的左翼政党,又存在活动积极的右翼团体。特别是后者,在一些地方曾几度试图撕毁为欢迎赫鲁晓夫来访而张贴和悬挂的招贴画和彩旗。左翼与右翼之间为此还发生冲突,造成一名工人死亡,一些人受伤。在赫鲁晓夫和戴高乐驱车往返的爱丽舍田园大道旁,法国警方曾抓获一个在酒柜下藏有枪支和炸弹的酒吧间男招待员。赫鲁晓夫访法最后两天的主要内容有,同法国总统会谈,会晤法国工会领袖,发表电视讲话,参观雷诺工厂并观看歌剧院上演的歌剧《卡门》。在举行了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后,赫鲁晓夫于4月3日返回莫斯科。
1959年苏美关系的改善使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普遍得以缓和。一次有法英美苏四国首脑参加的会议定于1960年5月举行,继续讨论1955年日内瓦四大国巨头会议提出的问题。但这次会议最终还是功败垂成,未能召开。
1960年的“五一”节那天,一架美国间谍飞机从苏联南部领空侵入,并在两万米高空横掠苏联部分地区,其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被导弹击落。其实早自斯大林时代开始,这样的间谍飞行、有时甚至是取道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上空的间谍飞行始终不断时有发生。苏联报刊对这些侵犯领空事件一向保持缄默,佯装不知,因为当时苏联对这些越境飞机确实无能为力:苏联最先进的战斗机只能爬升到1.6万米,高射炮对处在更高处的飞机也只得望“空”兴叹一筹莫展。军事专家曾告诉斯大林说,制止美国间谍飞行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明一种专门用于打飞机的地对空导弹。正是为了对付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苏联抓紧了对火箭的研制。结果,到1960年时,苏联军火库中终于装备上了具有相当准确度的对空导弹。
在最高苏维埃5月5日的会议上,赫鲁晓夫公开报告了这一事件。但他巧施缓兵之计,有意不提这架飞机被击落的地点,对飞机驾驶员已经毫发无损地被活捉一事也秘而不宣。美国人揆情度理,以为飞机已经彻底坠毁,驾驶员也未能生还。因而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一项声明,声称当时这架飞机正在土耳其和伊朗上空考察气象情况,只是意外地进入了苏联领空。直到这时,赫鲁晓夫才又公开宣布,美国飞机是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被击落的驾驶员早被生擒,他已向苏方全盘招供了苏联方面所需要的情报;苏方在飞机残骸中发现了摄有苏联军用机场和其他军用设施详细图景的胶片。接着,苏联政府向美国政府递送了一份正式抗议书。但美国人却没有向苏联表示任何正式的道歉,美国国务卿赫脱甚至还笨拙地谈论所谓“苏联异乎寻常的保密”,处心积虑地试图为间谍飞行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