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困难重重,到1921年年底之际,人们终于战胜了危机。煤炭产量逐步回升,煤矿最终再次全面开工生产。1922年初,顿巴斯得到了200万普特的谷物,其中一半是从外地输入的。各矿区开始实行以实物支付报酬的办法,一个矿工采煤越多,所获面包也就越多。此际还从国外购入了第一批采煤机。鲁钦科沃分区的各项工作被认为达到了顿巴斯地区一流的水平,该分区还开办了一所煤矿学徒工人学校。
赫鲁晓夫总是精力充沛,随时准备迎接各种挑战。他不但遍访了自己的分区,召开会议,发表演说,而且还亲自下井采煤,帮助修理矿井设备。事情远不止这些。当时顿巴斯整个地区都非常缺少技术专家。后来赫鲁晓夫曾这样回忆往事:
国内战争之前,我在顿巴斯一个煤矿当钳工。当我重返家乡时,他们派我担任了鲁钦科沃矿区的副经理。我们力图恢复焦炭生产,但却找不到一份可参照用的设计图,那些当年的比利时矿产主卷着蓝图跑了。所以我们只好到处寻找老工人,向他们请教,接着又把炼炉拆散,以便发现焦炭副产品的生产包含了什么东西以及怎样对它进行生产的办法。当时我们没有专管机器设备的工程师。顿巴斯不少工程师都躲在家中,对我们不怀好意。然而正是在这些困难条件下,我们却重振了这个地区的工业生产。
在莫斯科,为专门培养矿业方面的人才还创立了一所矿业专科大学和一所矿业学院。1921年底,顿巴斯也创办了一所矿业专科技术学校。从整体上看,学校的学生都相当成熟,大多数人都至少有10年井下工作的经历,一半以上都是党团员。技校专门开设了一个工人速成班,其职责是向学生们提供普通教育以便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第一批学生经过精心挑选,赫鲁晓夫也榜上有名,考虑到他的政治经历,他还被选为技校党支部的书记,并担任了学校的政治领导人。
技校逐渐发展起来,得到了一些新校舍。按照校长和赫鲁晓夫本人的建议,学生们还建起了一座与技校业务紧密的工厂。他们时常到旧机器设备堆里翻找机械零件,花了好几周时间翻修这些旧设备。
1923年的顿巴斯业已恢复了生机,煤炭产量达到战前水平的一半。赫鲁晓夫的家庭生活也更为安定。当时在省委党校任教的尼娜·彼得罗芙娜·库哈楚卡在技校的工人速成班授课,由此结识了赫鲁晓夫,并成了他第二个妻子,后来他们夫妇有了三个孩子,女儿拉达和叶莲娜,儿子谢尔盖。
1924年底,为了向从顿涅茨矿业技术专科学校首届毕业的13名矿业工程师颁发毕业证书,学校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赫鲁晓夫也是委员之一。毕业生们大都分配到矿业部门的重要岗位上。赫鲁晓夫本人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他的前程还寄于他方。在几个月时间里,全国的行政管理单位被重新组织了一番,在州辖区内设立了一级叫作区的新的行政单位。其中,在顿巴斯建立的一个区包括了马林斯克地区的农村和彼得罗夫斯克各矿区,赫鲁晓夫被推举为这个区的区委书记。
国家工业化开始付诸实施。各矿区都得到了采煤机、挖土机和装载机,还有传送装置及电气机车。彼得罗夫斯克矿区的煤炭产量在一年之内,从2600万普特上升到3600万普特。附近各州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矿区做工,所以劳力并不缺乏,但是新工人的住宅和培训却摆在了区委面前,而且当时的条件极为简陋。
一年后,1925年的情况良好。这一地区的煤产量超过了年度计划的规定指标;第一批集体农庄也在农村地区建立起来了,粮食获得丰收。新经济政策卓有成效,农村地区正在迅猛发展。一天,一个年轻的农民跑来问赫鲁晓夫:“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只要您一按电钮,大雨就会从天而降?”赫鲁晓夫毫不迟疑张口答道:“你的设想会很快在咱们这儿变成现实。”
就在这一年的12月,赫鲁晓夫第一次有机会访问了莫斯科,当时他是参加联共十四大的乌克兰党代表团的一名成员,不过还没有选举权。大会开幕的那天,他是第一批进入大厅的代表之一,几天前他还在大街上转悠了好一段时间想找一找克里姆林宫呢。在这次代表大会上,中央委员会多数派同以格·季诺维也夫为首的列宁格勒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季诺维也夫对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心怀忧虑,并且准备向斯大林发起攻击。不出所料,赫鲁晓夫热情支持党的“总路线”,并且和乌克兰的其他代表一起,提议举杯为斯大林祝颂,当时赫鲁晓夫是第一次从远处见到了斯大林本人的。这位党的领袖给这个年轻人留下了相当好的深刻印象;而斯大林那副和蔼可亲毫无欺诈的样子不过是一种为了博得党的基层干部支持的伪装,当然,赫鲁晓夫当时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