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西哈努克自传(2)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西哈努克自传(2)

作者: (柬埔寨) 诺罗敦·西哈努克

在大家将要读到的章节中,西哈努克亲王叙述了他同那些内外勾结,企图丢弃和取消柬埔寨独立的国内外势力所进行的斗争历程。

在这场由一位爱国的、睿智的、富于感情色彩的、善于进行政治、外交斗争和忠于朋友的年轻人,孤身进行的斗争中,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但这位年轻人,既不能容忍批评,也不甘受屈辱,有时过分多疑,有时又过分自信。

在这本书里,西哈努克自我剖析得淋漓尽致。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失误,但当自认为有道理的时候,他一定寸步不让。他认为自己没有做过任何愧心之事,也未有过任何不利于国家利益的行为。我的看法是,当您了解了西哈努克亲王在非常困难的年代里进行斗争的全部情况后,你对历史给予的评价就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

亲王经常碰到的障碍是人们对他的不理解。自从亲王开始执政那一年开始,权术家们(从整体上说)就与他水火不相容。这些权术家们本来是自相残杀的若干家族集团,只是为了反对西哈努克才联合起来。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却不知道西哈努克的败落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也衰落。他们一直在折磨西哈努克,并声称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实行民主,才有资格代表人民。而这些人又多次煞费苦心地告诫(西哈努克)亲王,说他所建立的所谓议会民主并不符合人民的意愿和需要。

西哈努克从来就不是“独裁者”,而是一位既开明而又威严的君主。他密切联系群众,并同群众一起反对某些“大国”。他遵循高棉历届国王的传统,依靠子民们去反对文臣武将们的奢望和放纵。

由于西哈努克非常支持知识分子的学习和涉入社会,因此,知识分子对西哈努克是非常宽容的。但有时这些人却炫耀自己的法国或高棉文凭,认为西哈努克只不过就是一个小学毕业生,至多是一个自学成材的,根本就没有资格领导这样一个业士、学士、博士等有学位的人越来越多的国家。

具有讽刺性的是,一开始就同这些有“高等学校文凭”的人为伍反对西哈努克亲王的竟是一些大学和中学毕业班的学生。他们自称是“民主派”的“知识分子”,实际上是在追求官位,他们即便不是看不起组成高棉社会牢固基础的农民阶级,至少也认为比农民阶级高明得多。

亲王在他的整个回忆录里讲述平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他以一种掩饰不住的心情,叙述了他和“子民”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情感,这并不奇怪的。亲王写这本书,就是为了献给他的“子民”们,以答谢这些普通百姓对他的忠诚。但愿高棉人民将来能够自由选择社会制度。人们也将发现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仍在怀念“国父亲王”,但是,这些高棉人将来是否都能自由表达他们的意见呢?

要很好地理解西哈努克亲王回忆录,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他既是一位亚洲的佛教徒,又是一位过去的高棉国王。

对于佛教的哲学、佛教的戒律和佛教的逻辑,亲王已经解释得很清楚,根本没有必要再借题发挥了。这些同犹太基督教文明的原则相差十万八千里。然而,对于长期生存在柬埔寨的人来说,精通佛陀的教导却一点都不困难。这是由于佛陀的教导源源不断地传到这里,然而这块地方也没有因此而弃绝与佛陀教导并无相悖的耶稣教导,相反却保留许多相似的内容。以西哈努克为例,他既不是亚里士多德学说的信徒,也不是笛卡尔主义者,他却接受了乔治、布拉克的说法,即“一个人随时都应该有两个想法,经常以一个想法去反对另一个想法。”西哈努克是一个想像丰富的人,一个怀疑各种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者,一个不断使自己适应各种情况的人,一个谨慎行事的人,一个毫不犹豫放弃某些失败的计划又立即去构思新的计划的人,因此人们常说他是一个“琢磨不透的反复无常的王子”。西哈努克也有几条始终坚持的原则,例如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但是,对西哈努克来说,保护柬埔寨和柬埔寨人民的道路却没有任何先天的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能够诚心诚意地同上帝结盟,也能同魔鬼结盟。

已近花甲之年并且经受了很多折磨的西哈努克亲王,依然还有个人的抱负。如果他想重新充当称之“变好”了的红色高棉政权的国家元首的话,只要他答应某些人和类似过去“民主柬埔寨”的迫切和持续的请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