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132)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132)

作者:(英)丹尼斯

第17章十六、垮台

1.钳子在收紧

1943年1月底,意大利在利比亚的最后立足点失陷,意军撤退到突尼斯总参谋长卡瓦莱罗被免职除了缺乏忠诚和军事失败的责任以外,卡瓦莱罗得不到墨索里尼的宽恕还有其他原因。他曾使墨索里尼对阿尔巴尼亚和利比亚进行为时过早的视察,结果使领袖受到无礼指责。墨索里尼视察的目的本想促使胜利早日到来,而事实上这一愿望却从未能实现。墨索里尼还要求撤换隆美尔,因为隆美尔经常批评墨索里尼不会打仗,不懂军事,瞎指挥。当时在意大利,攻讦隆美尔贬低他不如意大利将军的言论最为时髦。

1943年1月是整个战争中最危急的月份之一。在这个月里,墨索里尼几乎卧床不起。据他的妻子所知,他的病情从未这样严重:只能进流质饮食靠镇静剂止痛。他身边的一些人不仅对他的智能进一步产生怀疑而且猜测他已失去了意志力。他的身体状况当然使他无法就所需解决的问题作出决定,而别人又一律不许作这样的决定。

在有些人看来,政府似乎已名存实亡;一切都要依靠领袖,可现在领袖病情严重,感觉迟钝,已不能作出任何反应。新上任的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因为感到胜利无望,于是也和齐亚诺一样,认为唯一切合实际的办法只能是寻求单独媾和整个国家到处充满着一种不安的情绪,有时看上去像是一场潜伏着的叛乱甚至连那些忠于法西斯主义的记者们都公开报道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认为还有继续战争的任何理由。墨索里尼在新闻短片中出现时,人们有时只沉默不语地观看,毫无反应,而嘲讽墨索里尼的滑稽歌剧《乞丐之歌》上演时,观众却报以热烈的掌声有些工厂出现了破坏性的罢工,规模之大为二十年来所未有。墨索里尼反对罢工,他坚持认为,在为工人阶级谋利益方面,他比世界上其他任何领导人所做的事都要多。为了迫使工人服从,他打算采用恐怖手段,甚至枪决罢工工人。话虽这么说,但也许他并不当真。

墨索里尼妄图欺骗法西斯领导层说,丢失利比亚并不重要,因为轴心国正捷报频传,这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每当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的时候,他惯用陈词滥调讲话,现在他又老调重弹,扬言战争将继续进行。他始终认为,“战争是人们生活中头等重要的大事”;战争是绝对的,和平则是相对的;赢得战争基本上是一个比意志力的问题。他说,值得庆幸的是英、美联军战线过长,不久他将动用一种神秘的恐怖武器打击敌人。

在某些听众看来,墨索里尼好像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盲人骑瞎马,不知道他正给意大利带来巨大的灾难。齐亚诺注意到,他的岳父从不为这场使无数人受难的战争而失眠丘吉尔至少还去遭受轰炸的城镇视察一番,给老百姓鼓气,而墨索里尼却“一次也没看到那些在他所指挥的三场战争中牺牲的人”。在视察利比亚期间,他也是小心谨慎地留在离前线几百英里以外的地方。

为了推脱罪任,墨索里尼和以往一样,总是责怪所有意大利人他认为意大利人似乎不把的黎波里失陷当作一回事,因此感到极为恼火同样使他感到不快而又惊奇的是,在埃塞俄比亚的许多意大利人竟甘心受雇于英国占领军。他斥责梵蒂冈,指责它是“反法西斯主义的中心”。受到他责怪的还有犹太人。他对德国人枪杀犹太妇女和儿童表示赞同但当他发现有些犹太工程师是进行战争所必不可少的人才时,他又要这些不久前才被除名的人返回原工作岗位。与此同时,他仍继续向希特勒保证,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是一种祸害,只能用炮火和刺刀才能根除。

受责备多的还是那些将军们但墨索里尼同时又命令他们寸土必争,不惜任何代价推迟敌人对意大利本土的进攻在突尼斯的墨西将军执行了这一命令,不过他明白,在还来得及把一支庞大军队撤回意大利的情况下,这样做是一个严重而愚蠢的大错。为免遭敌潜艇攻击,墨索里尼批准用医院运输船向非洲运送军需物资,但这些物资是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将军们别无选择,只得毫无希望地战斗到底如果墨索里尼能象德国人再次建议的那样,同意支持北非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叛乱,他本可壮大自己的力量,给对手带来麻烦,从而助这些将军们一臂之力但他容不得德国人在地中海指手画脚,更何况突尼斯和利比亚的阿拉伯人在他眼里乃是战后意大利帝国的臣民他身体欠佳,也许不能理解这一军事上的失败酿成的悲剧的全部含意现在他不得不在乡下的休养地度过大部分时间,三心二意地用电话遥控战争医生发现他情况极为不妙,连打牌或玩单人纸牌游戏时也心烦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