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苏东坡新传(3)

苏东坡新传(3)

作者:李一冰

其时,成都城里还剩有遣余的蜀兵二万七千人,全斌怕他们会里应外合,与部将合谋,将他们骗入夹城中,一起杀了。这种杀戮降卒的暴行,更令蜀人发指。

宋太祖得知蜀乱,立即派遣大军增援,费上一年时间,免不掉又一场血腥的屠杀,才告敉平。

变乱固然得以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加以消灭,但是,宋太祖的中央政权,却也从此失掉了西蜀的民心。

宋朝统治下的子民,负担是非常沉重的。正常的赋税之外,有各种名目附加的苛捐杂税,每个人头上都须担负身丁钱,另外还有徭役和摊派,农民终年耕稼,还得不到一个温饱。前后蜀时代,老百姓缴付的捐税,总算取之于蜀,用之于蜀。现在则完全纳入宋朝中央岁入系统里去,蜀人不再得到分润,这和初平西蜀时,将孟氏库藏悉数输往京师,同样刺激蜀人。

更甚者,宋在西蜀实施专卖制度,四川重要的出产,如茶、马、盐,都由政府定价收购,人民不得自由买卖。今天以十千买进,明日即以十三千卖出,“比至岁终,收益不可胜算,岂止三分而已”。而且天下茶法皆通,只有蜀中独行“禁榷”(专卖),茶农盐民和养马户所遭受的剥削,一样苛酷,几乎无以存活。不但如此,甚至如当地名产“蜀锦”,也由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统制产销,扩而至于所有织物,都禁止人民自由买卖。朝廷所派官吏将地方富源一手攫尽,实施如此绝对的经济压榨政策,西蜀老百姓的生存机会已遭严重威胁,怎能不对宋朝抱着非常强烈的反感?

官员利用地方豪强、土霸加强他们的统治,所以只有豪强土霸才能勾结官府,粜贱贩卖,投机取利,这种霸占性的剥削与侵权,深刻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并且因此形成社会上贫富不均之尖锐对立,这一股怨恨,当然又归结到政府头上。

宋朝横暴的武力统治和苛酷的经济压榨,交相为用,使西蜀的老百姓困苦不堪。平蜀后三十年,即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春,终于发生了以王小波、李顺为首的武力反抗。

宋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记此起义的缘由,非常扼要:

本朝王小波、李顺、王均辈啸聚西蜀,盖朝廷初平孟氏,蜀之帑藏尽归京师。其后言利者争述功利,置博易务,禁私市,商贾不行,蜀民不足。故小波得以激怒其人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贫者附之益众。王小波,眉州青神县的一个农民而已,乘着这个痛苦的时势,喊出众民心中的一个口号,就将饥饿线上十万贫民集合拢来,揭竿起事,攻青神,掠彭山,他们抓到彭山县的县令,公开将他的肚皮剖开,拿大把大把的铜钱装进他的肚皮里去,说他平日爱钱,现在给他。这个样子的惩贪办法,颇具戏剧性的刺激作用,民心大快,青、彭附近城乡,纷纷起来响应。

是年年底,王小波病创死,众人推戴他的妻弟李顺做统帅,略州夺县,所向无敌,到攻陷邛州时,他们已有几十万人了。

义军势力发展得非常快速。淳化五年正月,李顺攻陷汉州,跟着就攻克四川的心脏——成都,于是他便自号“大蜀王”,四出攻城略地,全蜀动摇。

宋太祖派宦官王继恩为两川招安使,分兵进讨,击破李顺大军,斩首三万级,杀的都是蜀人,五月收复成都,俘虏李顺。王继恩胜利后,作风与王全斌如出一辙,贪恋成都的享受,专务饮博,顿师不进,任令他的部下奸淫妇女,剽掠财物,有如凶神恶煞,因此残余的民众革命运动,此起彼落,一直不能肃清。到至道年间,复有张余之乱,迫得太宗皇帝下罪己诏曰:“朕委任非当,烛理不明,致彼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管榷之吏,惟用刻削为功,挠我蒸民,起为狂寇……”

但是,后任官吏,竞喜功利,聚敛如故。真宗咸平三年(1000),益州戍卒推王均为首,再度反抗,建号“大蜀”,改元“顺化”。官军发兵反攻,王均撤桥塞门,坚守不出,官军挖掘地道入城,王均率领党徒突围而逃,官军疑有埋伏,纵火焚城,翌日将曾在王均手下任职的数百人,集体烧死,时人为呼冤酷。

自宋收蜀至平定王均之乱,蜀人经历了三十六年不停的战争,三十六年的焚烧劫掠,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从前那样的好日子了。这一段历史背景,距苏轼之生亦不过三十余年,他自然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西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蜀人自有独立天地的思想,进而化为热烈的乡土之恋。苏轼笔下,时常流露浓厚的乡愁,怀乡之作,俯拾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