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斯大林传(44)

斯大林传(44)

作者:罗伯特·谢伟思

朱加什维利既是个作家,也做过编辑,总体上说,他的才能比他的朋友奥尔忠尼启则全面。要是朱加什维利也在隆瑞莫学习过的话,或许列宁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当然,他可能也会去布拉格开会,甚至还可能被选进中央委员会。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中有一个叫罗曼·马林诺夫斯基(RomanMalinovski)的人,此人是奥赫拉那雇佣的密探。除他之外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回到俄国一周内相继被捕。因此,即使朱加什维利参会并被选入中央委员会,也可能不会受益多少。也正是在1912年,马林诺夫斯基,这个圣彼得堡金属制造工会的领导人,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候选人参加了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并赢得了胜利。原因在于,奥赫拉那能够了解到最有影响力的布尔什维主义的团体——中央委员会和杜马派的情况,并对他们的讨论产生影响。

返国的中央委员会成员虽然被捕,但约瑟夫·斯大林的境遇却得到了扭转。他虽然错过了参加隆瑞莫党校和布拉格党代会的机会,但可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最高层活动。列宁看到他能力不俗,可以帮助自己开展工作。同时,朱加什维利还是个有着良好信誉的组织者,早就以工作卖力、能力强而著称,对自己的任务从不抱怨。虽然他曾对列宁的政策持有异议,但这都稀松平常。关键是在1911至1912年间,对于影响布尔什维克党的最实际的事情这个问题上,他们两人取得了一致意见。朱加什维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基本见解,又是一个文笔流畅的作家、能力突出的编辑。每当有人要说服某个人或者某个委员会遵守党派的方针政策时,他总会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中央委员会的国外总部搬到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Monarchy)的波兰领地克拉科夫(Krakow)之前,暂时住在巴黎的列宁和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GrigoriZinoviev)决定引荐朱加什维利(或者说是伊万诺维奇,当时党的高层领导称呼他伊万诺维奇)加入中央委员会。1912年2月,他们派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前往沃洛格达,亲自告诉他这个消息。[4]

当时,中央委员会与朱加什维利的通信非常缓慢。列宁心急如焚,写信给奥尔忠尼启则说:“伊万诺维奇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在哪里?情况怎么样?”[5]直到那时,朱加什维利被列为为数不多的对革命有用的同志之一。其实,列宁没必要担心,因为奥尔忠尼启则轻而易举地在沃洛格达找到了他,并通知他中央委员会要他赶紧从这里逃走,作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领导者回去工作。经过多年的奋斗,朱加什维利终于成功进入了布尔什维克党最高领导层。

1912年2月29日,朱加什维利拿着假证件离开了沃洛格达。起初,他留在了高加索地区。尽管孟什维克和其他派别都被不合程序地赶出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但他写了很多材料,替新形成的中央委员辩护。他仍然将精力集中在巴库和第比利斯布尔什维克党的事务上,但新的职位意味着他不再把自己局限于高加索地区,而是要着眼于整个俄国的革命事业。4月1日,根据列宁的安排,朱加什维利离开巴库前往莫斯科,与奥尔忠尼启则会面。然后,他继续前行,到达圣彼得堡。朱加什维利此行任务意义重大。首先,他既要给布尔什维克党的报纸《明星报》写文章,还要在编辑方面提供帮助。在此过程中,朱加什维利流畅的文笔受到了处于困境中的城市布尔什维克党党员的赞赏。其次,他要与第三届国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取得联络,以创办一份更受欢迎的日报——《真理报》。《真理报》创刊后,朱加什维利任主编一职。《真理报》总部有三间工作室,印刷厂在别处有两个房间。[6]朱加什维利几乎每天都处在奥赫拉那的监视之中,他只希望警察不会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而逮捕他。

1912年4月22日,《真理报》首次亮相。朱加什维利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我们的目的》一文。他按照来自克拉科夫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做事情,使自己成为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核心。《真理报》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合法报纸,目的是在产业工人对沙皇和雇主的不满普遍高涨时,获取他们对布尔什维主义的支持。就在《真理报》创刊前的4月4日,西伯利亚勒拿(Lena)采金区的矿工罢工被当局镇压,因此,整个俄国掀起了示威游行的浪潮,圣彼得堡也处于动荡中。自1906年以来,俄国工人运动长时间处于低潮,此时,这种宁静被打破了。随着罢工运动的高涨,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吸引力开始超过孟什维克党,因此,奥赫拉那想将布尔什维克党当作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分裂力量不再有用。《真理报》开始售卖的时候,逮捕朱加什维利的命令正好发布出来,这可能不是巧合。但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从内务部的档案中发掘出事情的真相。朱加什维利是在4月22日被捕的,后被关进了拘留所。7月2日他被押解到西西伯利亚城市托木斯克(Tomsk)附近的纳雷姆地区(Narym)。按照规定,他将要在那里度过三年的刑期。朱加什维利长途跋涉,先是乘坐马车走了很长的路途。在到托木斯克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他登上了“科尔帕舍维茨”号蒸汽机车。在从鄂毕河畔前往纳雷姆时,又被从火车上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