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不仅在波兰而且在东欧各国都阻挡了红军的进展。越过布格河后的红军面临的最大诱惑就是直捣华沙,消灭留在华沙的敌人。但有一个考虑与此相矛盾,那就是苏联军队尚未完成对波罗的海三国的重新占领,而且希特勒在波兰已筑好大量防御工事。红军最高指挥部有理由允许红军进行休整和重新补给,以便为日后艰难渡过维斯瓦河进行艰苦作战做好准备。斯大林也需要确保针对华沙采取的任何军事行动,都不至于将苏联部队的一翼暴露给驻扎在罗马尼亚的德军。尽管国防军已被驱逐出苏联国土,但斯大林意识到还有更激烈的战役在等待着他。[2]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苏联对波兰形势的情报收集工作存在不足,斯大林对此负有很大责任。大清洗运动中,他下令消灭了数千名在莫斯科的波兰共产党员,而他们本可以成为1944年潜入波兰的特工。而且斯大林在1939—1941年对仓皇出逃的波兰人实施了蓄意谋杀,这种行为增加了波兰人对他的怀疑。
事实上,波兰的反德抵抗组织已秘密策划在华沙发动一场起义,该计划业已进入到后期筹备阶段。民族主义者们并不欢迎红军的到来,他们希望在不受苏联干预的情况下推翻纳粹在华沙的统治,其目的是防止波兰从德国的魔爪下解放后又沦为苏联的猎物。这一军事组织由国家军(HomeArmy)领导。8月1日,华沙起义打响,这是一场勇敢无畏而又注定要失败的悲剧。德国人召集国防军进行镇压,起义失败了,然而整个战斗一直持续到10月2日才结束。
红军长期的休整和重新武装在当时和随后几年都引发了许多负面言论。尽管波兰国家军计划通过波兰人自己的努力来打败华沙的德军,然而它还是竭力向苏联求援,只是这种求助几乎一无所获。这并不是说莫斯科没有就武装干涉波兰问题进行过讨论,实际上这场争论是库尔斯克战役之前红军大本营最激烈的争论。不幸的是,直到华沙起义结束时,各方的意见才大白于天下。军事指挥官朱可夫仍旧主张红军在10月初需要进行长期的休整,莫洛托夫则持相反观点,要求立即采取攻势。贝利亚则以离间红军最高指挥部成员为乐,在二者之间挑拨是非。斯大林起初倾向于莫洛托夫,立即采取行动符合他的风格。然而朱可夫坚持己见,斯大林最终做出了让步,尽管这种让步一如既往地缺乏风度。[3]朱可夫赢得了这场争论,日后却要为此付出代价,在战争后期他与斯大林之间累积了很多矛盾。红军到达维斯瓦河东岸便停止前进,在1944年余下的时间里几乎是原地不动。
尽管红军的疲倦状况确实是进行通盘考虑的唯一因素,然而斯大林并没有向朱可夫和盘托出他全部的想法。斯大林已经开始想办法,来确保苏联在战时和战后波兰的政治优势地位。1920年苏波战争的经验使他确信波兰人不值得信赖,因为波兰人的爱国主义超过了其阶级意识。“一旦成为波兰人,就永远是波兰人”便成为斯大林对付波兰普通大众和精英分子时的一句座右铭。斯大林已经下定决心无论波兰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怎样的国家,都要将其置于苏联的控制之下。这就意味着,在伦敦建立的波兰流亡政府将被视为不合法政府,同时波兰境内由波兰人组成的任何军事组织也都属于非法组织。斯大林无法同情波兰人。1940年4月,他曾下令在俄罗斯的卡廷森林中屠杀上千名被俘的波兰军官。他不希望波兰的政治和军事精英得以幸存的决心,就像他打算保留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中坚分子一样执着——而且他一直精通于通过消灭这些中坚分子的肉体来解决问题。
关于拒绝较早发起对维斯瓦河的进攻的决定,斯大林也有客观的战略原因。希特勒和他的指挥官们在8月将苏联红军视为最紧迫的敌人,便将镇压华沙起义的任务交给安全部门,国防军则大量聚集在维斯瓦河一带,以期击退罗科索夫斯基所做的任何渡河尝试。纳粹当局自信地认为他们能够轻易地将波兰起义镇压下去。然而斯大林在军事上不可宽恕之处在于,当1944年8月1日华沙起义开始时,他就拒绝了波兰人所有的援助请求。丘吉尔察觉到这一卑劣的行径并谴责了克里姆林宫。[4]同时还派遣驻扎在意大利的英国飞机对波兰空投援助物资。但是斯大林依然不为所动,红军也几乎未移动半步。
德国费了很大气力才将华沙起义镇压下去。当红军抓住机会进行休整、恢复和重新补给之时,波兰的国家军忙于自己的事业。起义经过了灵活而精心的组织,而且起义军下了必死的决心。在下令将起义地区夷为平地之前,德国人对于如何遏制波兰人的行动也是不知所措。斯大林甚至认为对维斯瓦河进行两栖突袭的军事援助行动绝对会削弱国防军,从而有助于波兰。如果是俄罗斯或者乌克兰党人组织的反对第三帝国的起义,他一定会空投起义者需要的枪支和食品,并轰炸德军。斯大林拒绝援助华沙与他对波兰命运蓄谋已久的安排有关。斯大林当时已经安排成立一个临时政府,由克里姆林宫任命的波兰临时内阁听命于克里姆林宫,斯大林打算让这个政府在德国溃败后能上台执政。其他的波兰领导人,不论他们在国内多么受欢迎,都将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斯大林渴望通过他的共产党傀儡来控制波兰。德国人消灭的起义者越多,斯大林距离自己的目标就越近。丘吉尔有正当的理由谴责斯大林在波兰问题上采取的政治和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