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仪被执行枪决前。
事后,陈仪引咎辞职,由魏道明接任台湾省主席,各厅厅长则由台湾人接任。陈仪免职后闲居上海,读到地下刊物《文萃》上登载的《台湾真相》一文,无限感慨地对友人说:“共产党有是有非,责任分明。国民党和老蒋无是无非,自己犯下滔天的罪恶,反把一双血手向别人涂抹。”到了1948年3月,蒋介石面对时局,再三斟酌,还是用“家长制”的办法,起用“党国元老”,让老资格去看家为好,起用陈仪为浙江省主席。尽管陈仪再三恳辞,蒋介石执意,宋美龄、陈立夫一旁好言好语相劝,宋美龄说:“万望公洽先生看在老朋友分上,助一臂之力,共渡难关。”最后陈仪受命于再度主浙。后来陈仪起用原来的学生汤恩伯,最终被汤出卖而被蒋介石杀害,那是后来的事,这里就不赘述,不过陈仪被害后,有一种说法是:“蒋介石为解脱‘二·二八’事件的罪责,树立民主形象,借陈仪之头以泄民愤。”
二 调陈诚赴台准备后事
陈诚赴台准备后事
在“二·二八”事变之前,蒋介石已经在大陆发动了新的大规模的全面内战。这场内战打到第三个年头,前景却日见暗淡。1948年12月的一天,蒋介石忽然想起抗战在重庆时曾遇一异人,告诉自己要“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这个湾,应该就是台湾,而今大陆上国民党军队丧失了长江以北的地区,长江防线又危在旦夕,大陆几成不能久留之地,莫非是天意让他去台湾?想到这儿,蒋介石苦笑了一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前途渺茫,因此早已做好脱身准备。第一招是以退为进,暂时引退,把烂摊子交给李宗仁去收拾;第二招则是准备经营台湾,作不测之备。[1]
不久,蒋介石公布《元旦文告》,内言“中正毕生革命,早置生死于度外,只望和平能早日实现,则个人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公意是从”,明白说出了想引退让李宗仁接班的意思。同时他召见李宗仁说:“就目前局势来看,我不能再干下去了。”李宗仁照例又劝说一番,蒋介石点头说:“德邻,你不用说了,我走开以前,必须有所布置,否则你不易接手。我的想法是想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德邻,你看如何?”
李宗仁也明白此举意味着什么,陈诚是蒋介石嫡系的嫡系,任命他为台湾省主席,说明蒋介石已在悄悄准备后路了。李宗仁不由暗暗摇头,不过满朝都是蒋介石的亲信,自己也不能有所作为,让陈诚去台湾正可以减少一个不肯听命于自己的刺头,未尝不可,一念至此,于是回答说:“我同意总统的任命。”
蒋介石微微一笑,谈话即告结束。待李宗仁走后,蒋介石又叫陈诚进休息室谈话。身材矮小的陈诚一进门就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他是浙江青田人,一直追随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时任校长办公厅中尉官佐,成为蒋的心腹。他在黄埔系中的地位仅次于蒋介石本人,时任参谋总长。蒋介石对陈诚总是十分随和,停了一会,说:“近来时局不稳,我想让你到台湾去接替魏道明,台湾是个好地方,你要用心经营啊!”陈诚一听,并不吃惊,他明白蒋介石的苦心,此时蒋介石把台湾交给他去经营,乃是作不测之备,于是表态:“校长,我将全力以赴。”蒋介石又说:“辞修,这段时间,舆论对你很不利,你暂且辞去参谋总长职务,以养病为由先去台湾,过段时间就会有任命下达。”陈诚点头不已,自从他以参谋总长兼东北行辕主任而丢失东北后,南京、上海一带的东北籍官员就有“杀陈诚谢天下”的舆论。蒋介石既已说得这么明白,他也就不再说什么,告退回去准备。不久,陈诚即以养病为由到了台湾。
12月24日,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手拿一份白崇禧发的通电给蒋介石,上面写道:
默察近日民心离散,士气消沉。军事失利,主力兵团损失殆尽,倘无喘息休整机会,则无论如何牺牲,也无救于各个之崩溃……
蒋介石看到此,明白李(宗仁)白(崇禧)这是要“逼宫”了。正在这时,张群又匆匆进来说:“程潜刚才发来通电,要求总统下野,以利和谈。”蒋介石沉思了一会,回头对吴忠信说:“立即发表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的任命。”刚进入1949年又任命陈诚兼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让他总揽台湾的军政大权,并迁置一批国民党中上层军政人员和行政单位,为退台作事前准备。这时,前主席魏道明一点准备都没有,而陈诚却已接令从草山迁入了台北,5日开始就职视事,行动异常迅速。1月11日,蒋介石电示陈诚“治台方针”六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