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总体上看,在蒋经国上台之前,党政系统内青年人能崭露头角的例子,仍是屈指可数。1967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九届五中全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干部以保举人才为第一义”的口号。他说:“目前党政军各部门,都感觉落伍衰老,实在这个毛病,就出在缺乏人才,更缺乏新陈代谢、鼓舞激荡的作用所致。实在我对于人才的培养裁成,四十年来,无日不念兹在兹;远的不说,当本党改造委员会成立之始,我就要求过每一位改造委员,都要保举人才,虽然当时也有同志依例向我保举,其中也有不少的青年有为党员,但过了一段时候,就渐渐少了,而且其所保举的,不是官僚政客,就是和他自己有关系而并非真才实学的人,因此我对于这样的保举,也就不去重视了。现在当是军队方面,有一定的考核、选拔、教育、训练的制度和办法,所以人才尚不特别感到缺乏,不像党和政府方面这样有后继为难之感。”最后,他要求全党:“从小组起,一直到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以及中央各处、组、会的主管同志,就都要根据我以前所讲的‘考核人才’的要领,以及‘怎样养成党政军各部门领袖人才’的讲词,随时发现人才、考核人才、保举人才、培植人才,至少每一年应荐举一人,其他军政主管同志,亦皆望共体此意,切实注重。”[35]蒋介石讲这番话时,蒋经国正处于上升发展的关键时刻,面对这个扩充个人势力的良机,自然不肯白白放过。但为了免授人口舌,他自己并未出面,而是假手爱将李焕去实现组建“联合舰队”的政治梦想。这一年,李焕出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一组主任,掌理台湾地区的党组织发展。翌年,李焕又兼代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担起了为国民党物色“青年才俊”的重任。
1969年3月,国民党召开“十大”,把“党要扩大青年知识分子的基础”作为中心议题之一。1970年3月,蒋介石再次强调:“今后人事行政工作之重点,一为限龄退休,解除管道雍塞之切实贯彻;一为年青优秀人才之培养奖进。”此时,蒋经国已出任“行政院副院长”,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做人了。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鼓动青年关心政治,“做时代梦”,“把心中的话全部讲出来”。为配合蒋经国的工作,李焕也从党务系统渗入行政系统,兼任“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主任”。1971年,他奉命组织专门机构,研究如何加快人才的养成和提拔。12月8日,这个机构向国民党中央提交了《扩大延揽人才方案》。29日,国民党中常会批准这一方案,同意放宽特任官的资格限制。
1972年6月,蒋经国就任“行政院长”,开始放开手脚招揽新人。与此同时,李焕也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工作会主任,不久又接替蒋经国担任了“救国团”主任。在他主持下,国民党党务系统进行了大换血。
1975年4月,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主席,李焕又兼任了“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很多在该院培训过的学员,后来均成了国民党的要员。1977年,为国民党和蒋氏父子做了一辈子“干部孵化”工作的李焕,终于在“中沥事件”上栽了个大跟头。本来,他在主持党务系统大换血时就不可避免地得罪过一大批元老重臣。现在,这批人纷纷跳出来,对他横加指责。蒋经国为平衡各方利益,被迫“挥泪斩马谡”,免去李焕在“组织工作会”、“救国团”和“革命实践研究院”的所有职务,将其安排到台南筹办大学。李焕一走,蒋经国失一臂膀。所幸的是,此时人事革新已走上轨道,蒋经国亦无须再废太多的口舌心力了。1978年,蒋经国登上“总统”宝座,他的“联合舰队”也已组建成功。
综上所述,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台湾政界新人辈出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蒋经国从“行政院副院长”而“行政院长”,再迁国民党主席,最后当上“总统”,恰好每三年一步。小蒋的每次“飞跃”,都要提携一批中青年人才“升天”。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一支层次分明的干部梯队,台湾报刊称之为“中生代”和“新生代”。前者通常是指小蒋担任“行政院长”和“院长”时期选拔的才俊,后者通常是指在他出任党主席和“总统”之后养成的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