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彭德怀和高岗均认为,志愿军与南朝鲜军作战,是有把握取得胜利的。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掩护,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时刻,中国人民也应当出兵援助朝鲜,打击美国侵略者。14日3时,毛泽东再次电告周恩来:
彭及高岗同志均认为打伪军有把握,他们和我一样,都认为参战为必需和有利。(10)
高岗是14日返沈阳布置参战准备事宜的,彭德怀则暂时留京等候周恩来的回电。
15日凌晨1时,毛泽东电告高岗:
(一)我人民志愿军决于10月18日至迟19日开始渡江前进,粮食等项则应立即前运勿延为要。(二)彭德怀同志本日或明日返安东。(10a)
当日清晨5时,毛泽东又就志愿军先头部队出动时间问题致电高岗、彭德怀并告邓华,并请高岗电告“粮弹是否已开始渡江输送”。
彭德怀当日乘专机返沈阳后,立即与高岗召集东北局和东北军区负责人,传达中央政治局最后决定。当晚,高岗与彭德怀、朴宪永一起乘火车赴丹东,第二天,高岗与彭德怀在丹东召开了志愿军师以上干部动员大会。
17日下午5时,毛泽东急电彭德怀和高岗来京。当晚,二人乘火车离丹东返沈阳,18日上午乘专机到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按原计划,于19日向朝鲜境内出动。19日上午,高岗与彭德怀又乘专机返回丹东,主持召开了志愿军第十三兵团党委会,传达了中央关于志愿军向朝鲜战场出动的决定,并对志愿军的渡江计划作最后部署。
当天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3 一切为了前线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东北行政区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总后方基地。
就地理位置而言,东北与朝鲜仅一江之隔,南为鸭绿江,北为图们江,与朝鲜接壤的国境线约1400公里,而且东北还与苏联接壤。这种三国毗邻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不但中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人力、物力要从东北运往朝鲜,就是苏联援助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装备和物资,也要首先进入东北再转往朝鲜。
不但地理位置,东北的政治经济状况也决定了它必然要担负起抗美援朝战争总后方基地的重任。东北是全国最先解放的地区,由于率先完成了剿匪和土地改革,各级人民政权建立得也比较完善,经济恢复工作又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展迅速,所以东北又是全国最先转入计划经济建设的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拥有最为雄厚的经济实力。
作为东北党政军的首脑,既然东北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总后方基地,高岗自然也担负起了抗美援朝“后勤官”的重任。实际上早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的1950年7月,中央军委组建东北边防军时,高岗就已经承担了这项责任。
党中央、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对于东北总后方基地的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并在这种特殊时期赋予了高岗一些特殊的职权。
11月5日,周恩来总理致信高岗和李富春,指出:
对于东北全部支援部队工作,我们已想见其繁重,只要东北提出要求,我们愿全力以赴,帮助你们解决困难。凡为东北已决定者,我们定做你们后盾,支持你们贯彻下去。有些事情职权属于中央,但你们仍可便宜行事,只要通知一声,当由中央追认。凡能统一于东北者,我们无不赞成统一于东北。(11)
政务院和中央军委还从政务院机关和各大军区抽调大批干部调往东北,加强总后方基地的保障工作。东北人民政府也指定副主席李富春等人,会同东北军区后勤部,专门负责志愿军的后方保障工作。
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东北人民全力以赴,各行各业齐动员,一切为了前线,做好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从1950年10月开始,东北行政区转为战时体制,各省、市民政厅(局)都设立了战勤处,各县民政科设战勤股,各区政府设战勤助理员,各村设战勤委员,形成了从省(市)到县、区、村的抗美援朝战勤网络,专门从事支前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东北地区共有394万余人参加战勤工作,其中直接赴朝服务的民工就达74万余人;共动员了39.9万人参军,其中参加志愿军的约30万人。仅辽东、辽西、黑龙江、松江四省即组织担架16600万副;辽东、辽西、吉林三省即出动战勤大车24.8万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东北人民还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开展了订立《爱国公约》、捐献武器和拥军优属活动。从1951年开始,各地开始订立《爱国公约》。《爱国公约》的签订,把各行各业、各阶层人民团结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旗帜下,努力参加生产建设,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捐献武器的运动中,“东北人民共捐献了人民币六千五百一十七亿三千七百五十五万两千二百二十一元,折合可买战斗机四百三十四架,超过了原计划将近两倍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