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沙龙传(31)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沙龙传(31)

作者:付金柱

卡道里告诉沙龙,他的家族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卡道里原在香港工作,后来到大陆经商,成为沙逊洋行宁波分公司职员,由于经营有方,在香港和上海都建立起庞大的企业,他在上海花100万两银子修建的“大理石大厦”赫赫有名,宋庆龄女士1948年11月20日曾在此成功地举办盛大舞会,为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募集到15万元金元券。

正是因为有这段渊源关系,新中国把大理石大厦改为上海市少年宫,成为上海儿童的乐园。

卡道里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中国考虑到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由于目前正在搞“文化大革命”,以色列与中国的关系受到限制,将来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他非常乐意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

卡道里出面举办在香港的犹太人聚会,把沙龙作为“战斗英雄”予以介绍。

沙龙应邀做“六五战争”战场形势报告,指出以色列国防军取得“辉煌胜利”,但是,以色列战后国库空虚,急需大量资金,希望在香港的犹太人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

犹太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上前向以色列“战斗英雄”沙龙致以崇高的敬礼,与沙龙亲切握手,卡道里拿出巨额资金带头捐献,犹太人纷纷响应,贡献出大笔资金。沙龙大喜过望,马上将这批献金邮寄回以色列。

这时候,卡道里已经为沙龙买好了前往澳大利亚的机票,便把沙龙送往澳大利亚,他在香港继续进行募捐活动。

沙龙乘坐喷气式客机到达澳大利亚,在悉尼、墨尔本、堪培拉、阿德莱德等城市,沙龙都受到当地犹太人社团的热烈欢迎。

沙龙称赞在澳大利亚的犹太人都酷爱学习,尊重知识,因而大都是学识渊博的智者,沙龙有滋有味地给他们讲了一个犹太人善于讨价还价的故事:

犹太小伙子摩西从市场上买回一匹马,一到家就兴高采烈向爱妻报功:

“今天我在大街上,从狡猾的吉卜赛人手里买了一匹马,一匹好马要值50元钱,我只用20元钱就买回来了!

爱妻兴奋地夸奖道:“太棒了,真有两下子!

“不过也不太好,是匹小马。”

“那是不是马不太好?”

“小巧而健壮,不是很好吗?”

“好什么?马是跛的!

“什么?跛脚马能拉动重货物吗?”

“哪里?我已经从马蹄上拔掉一颗铁钉,又涂了药,马现在已经会跑了!

“这样,还是用20元钱买了一匹好马呀!”

“不怎么好,我付钱时看错了,将50元当成20元了。”

“真倒霉,咱们吃大亏了!”

“什么话?合算得很,我给的是50元的假票!”

众人都不理解沙龙为什么此时此刻此地讲这个故事,这不是自打嘴巴吗?沙龙巧妙地解释道:

“犹太人真厉害,连一个小笑话都充满了生意诀窍,短短的几句话,就将讨价还价的技巧全部道出,不愧为世界第一商人!

犹太人这才明白,原来,以色列的将军不但会打仗,而且颇有文采,怪不得以色列能打胜仗呢!于是,纷纷慷慨解囊,慨然捐献,从而使沙龙很快完成任务,从澳大利亚满载而归。

沙龙兴冲冲回到香港,卡道里不仅又将一批捐款交到沙龙手中,还给他联系好到伊朗活动的一些问题,沙龙便在香港稍事休整,登上了前往伊朗的飞机。

在德黑兰,沙龙受到旅居伊朗的犹太人和以色列驻伊朗使馆武官雅克夫·尼姆鲁迪的热烈欢迎。

由于西方记者对沙龙在香港和澳大利亚的活动做了详细报道,因而沙龙已经成为参加过“六五战争”的得胜将领备受关注,各国记者都想从沙龙口里得到“六五战争”的秘密,写出自己的独家采访,遂使访问沙龙的人不绝于缕。

旅居伊朗的犹太人将沙龙引以为荣,纷纷慷慨解囊,因此沙龙在伊朗虽然只逗留了24小时,但是收获不小。

沙龙不虚此行,一出马就搞到大笔资金,解了以色列短缺经费的燃眉之急,因此,沙龙回国的时候,受到各方面人士的欢迎。

此时的沙龙趾高气扬,以各种方式宣传自己不仅能打仗,而且善于搞外交,对他日后介入政坛飞黄腾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6章五、初涉政坛

1967年10月犹太新年前夕,沙龙居住的哈沙纳小镇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庆气氛之中。10月4日,莉莉早早开车去了特拉维夫,以便利用最后一天再购买一些新年的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