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妇共同决定送子女上寄宿学校,并决定先去一个。玛格丽特认为一所高质量的寄宿学校比任何走读学校要强,尽管一所好的走读学校却要比劣等的寄宿学校好。丹尼斯曾在米尔·希尔公学堂里受过教育,他极力主张至少男孩应该去寄宿学校念书。与其把孩子分开,让一个孩子留在家里,倒不如让卡罗尔也去寄宿学校,这样似乎更明智一些。玛格丽特和丹尼斯查经过再三考虑寻了几所学校,也多次地为孩子报过名,最后他们选定贝尔蒙特学校。这是一所为晋升米尔·希尔公学堂和哈罗公学堂的预备学校,卡罗尔去哈特费尔德附近的奎因斯伍德学校。
玛格丽特不是个心不在焉、不负责任的母亲,马克和卡罗尔从不认为母亲对于他们可有可无。相反,玛格丽特对孩子的关心有时相当过分,她常常担心孩子的营养问题。一次卡罗尔到同学家去玩,回来时十分高兴,因为她晚餐在同学家吃了油煎菜。为此,玛格丽特却非常担惊受怕。她说:“卡罗尔这是最后一次去那位同学家,我决不许别人拿残羹剩饭喂我的女儿。”
丹尼斯曾说过,他们这对双胞胎被宠坏了,可是别人说被惯坏的是马克。玛格丽特特别宠爱马克,把他当小孩一样纵容,如果她在家时,就要把马克接回来,她也很少责备他。结果马克童年时就成了一个十分调皮捣蛋的男孩。相反卡罗尔却显得比较聪明,她一向具有反抗的性格,玛格丽特对她的管教很严,但她总是受到朋友和伙伴们的喜爱。从出生那天起,这对双胞胎就性格窘异,他们从未有过特别亲近的往来。玛格丽特自己也曾经常说:“他们俩是死对头。”卡罗尔的性格和相貌极像她的母亲,而马克却更像父亲,他还摹仿过丹尼斯的举止。他所摹仿的举止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拿起电话便大声吼叫“我是撒切尔”。在自己家里即使是大人这样接电话已让人讨厌了,何况是孩子。玛格丽特注意到了这点,最后她告诫马克不许如此没有礼貌。
玛格丽特下决心要给予自己的孩子她童年没有得到的一切,包括舞蹈课。他们住在伦敦时,马克和卡罗尔到布朗普顿路一所有名的凡肯妮小姐的舞蹈学校去上课。玛格丽特自己童年时,是禁止跳舞的,还是在进了牛津大学以后她才第一次品尝到跳舞的滋味。当全家进入方本劳夫后,孩子们到附近的马棚去学骑马。尽管在家里不许养小动物,可是他们有洋娃娃和长毛熊,连玛格丽特也有一只自己特别喜欢的小熊名字叫亨弗雷。如果他们过生日,全家在园子里举行茶话会和做游戏,玛格丽特虽然去参加生日庆贺,但一切事情通常是由爱贝筹办和照管的。玛格丽特总是十分惊奇,她的孪生子女对过生日竟会那样兴奋。在孩子们的10岁生日那天,有人问她孩子是否很高兴,她答道:“是的,太高兴了,我想他们已不小了,过生日可能不会那么兴奋了,然而他们似乎确实非常高兴。”玛格丽特童年过得不快活,所以很难与自己的孩子有同感。一次,马克和卡罗尔去了寄宿学校,她清理了他们的玩具柜,并且自作主张地送掉许多玩具。她想孩子们已经长大了,用不着这些小玩意。但她一点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多么珍视这些东西,因为其中有他们幸福的回忆。有些可能他们特别喜欢的小玩意,给她当作杂货处理掉,再也找不回来了。
1961年的9月马克八岁去寄宿学校上学,比他妹妹早两年。就在一个月后,玛格丽特被哈罗德·麦克米伦召进唐宁街10号,在政府里授予她一个次官职务。
在下院的两年里,玛格丽特卷入了好几个有争论的问题中,其中包括要求恢复体罚的刑法议案,正为了这个,她被称作“反动分子”。她向下院常设委员会非常明确地讲过政府应承担起防止公众受到侵害的责任,公众最关心的是犯罪率上升的问题。近来出现一种新型的犯罪分子,“他们不是出于其他动机而犯罪,而只是为暴力而暴力,以虐待他人为乐趣”。对于这种犯罪分子只有给他们一个选择:要么进监狱,要么受鞭挞。
1961年春天,她又反对财政大臣赛尔文·劳埃德预算。她赞同他的缩减和附加税政策,“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已婚妇女教师再出来工作”。但是她尖锐地指出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出去工作要交纳的所得税仍旧过高,比欧洲其他国家地位相同的妇女应交纳的税要高得多。她还反对对公司提高税收,因为这样会引起通货膨胀。她还拿出有关法律章节来论证国内税收的权限,指出不应对资本利润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