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他是大诗人屈原的学生,非常善于写辞作赋,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有一天,楚襄王问宋玉:“为什么有人对你有那么多不好的议论呢?”宋玉泯然一笑,若无其事地说:“哦,是这么回事。不过先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一个故事。”楚襄王非常了解宋玉,学识渊博的人也许都是这个样子吧,他点了点头,允许宋玉接着说下去。

“最近,有个外地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最开始他唱的是最通俗的《下里巴人》,大家围着观看,唱到高潮部分,跟他一起合唱的有好几千人,那场面真是宏大啊!”宋玉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楚襄王随着他的思路专心致志地听着。

“后来,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ā)薤(xiè)露(lù)》,跟着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是有好几百人。再后来,他唱出了格调比较高雅的《阳春白雪》,好多人都听不懂,四散而去。城里跟他唱的就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非常高雅难度又很大的商音、羽音,又夹以流利的徵(zhǐ)音,城里跟着唱的人就更少了,屈指数来,就剩那么几个人了。”宋玉一口气说完了故事,然后停了半天没说话。楚襄王却接话道:“由此可见,曲子越难,格调越高雅,能跟着合唱的人就会越少了!”

宋玉微笑着点头说:“大王所言极是啊,对于人也是一样的,圣人有着奇伟的思想和表现,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楚襄王听毕,与宋玉对视着赞同地笑了起来。

寓意点拨

曲高和寡本意是指曲调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宋玉讲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比喻知音难得。现在多比喻言论或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含有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