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邻之子

墨子,姓墨名翟(dí),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强烈反对当时诸侯间的连年混战,他认为这些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会使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他不仅在思想上主张,还从实际行动上反对,他发明了防御攻城的器械,阻止了一场场战争的爆发。墨子很博学,他的思想为很多有识之士所推崇,也有很多学生向他学习,将他的思想绵绵不断地向后世传承。

据说,墨子讲课总是深入浅出,生动易懂。有一天,他讲课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为人粗暴蛮横,不讲道理,不思进取,非常的生气,和颜悦色地教育他。可儿子呢,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实在没有办法了,父亲气愤之下,拿起鞭子就抽打了起来。这时,他的邻居看见了,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抡起木棒也打起那孩子来了。那儿子见状既疑惑又生气,他一把抓住木棒,说道:“我父亲打我教育我,那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你怎么也打我啊!”谁知,邻居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我打你那可是顺着你父亲的意思啊!”

故事讲完了,学生们都为邻居的多管闲事而觉得可笑,没有一个人领悟到墨子究竟想阐述什么道理。正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墨子说:“邻居这样做很无理很荒唐,可是有些好战的国家也是像这个邻居一样的,自己邻国内部发生了矛盾,他们却要以此为理由兴兵讨伐,这不就是无理取闹吗?”

学生们这下才明白,原来老师是要阐述反对战争的道理,经他这么一讲,原本很枯燥的知识,大家就很形象地都掌握了。

寓意点拨

儿子错了,父亲可以鞭打,用不着邻居举起木棒帮着打。同理,别的国家内部有什么问题,用不着邻国兴兵讨伐,打着“顺着他父亲的心意”的幌子,完全是强词夺理,荒唐可笑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