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列松冲他大喊:“继续倒水,把水都清出去。”
“还不如让它沉了呢。”杨炼喊。
在天光即将消失的最后几分钟,他们终于接近浮冰。庄列松做好登陆的准备。他收起帐篷,把绳索绑在矛钩上做成一个锚。他站起来,尽量站稳,好把矛钩抛上冰面。突然,一股恶浪从左侧扑来,托起船底,救生筏倾斜差点倒扣。庄列松刚从船尾挪到中间,立足未稳就重重摔倒。
他爬起来,这才发现刚才的“恶浪”,竟是一头鲸。
不是一只,是一群。
身后的海水中突然出现鲸群,至少有七八只,它们轮番跃出水面,激起的波涛险些掀翻小船。庄列松一次次摔倒,等他终于能爬起来站稳,突然发现杨炼不见了。
杨炼落水了。
庄列松扑向船头。谢天谢地,尽管海水淹没了杨炼的胸口,但他的双手仍紧紧抓着救生筏的缆绳。庄列松大喊,让他伸出一只手给自己,但杨炼好像根本听不见,双手始终死死攥住绳子。庄列松只好抓住他的头发,猛地用力,把他扯到救生筏里。杨炼浑身湿透,惊恐万分,不住地哆嗦。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水从他的嘴和鼻子里喷出来。
求生的本能使庄列松振作起来,在鲸群袭击的间隙,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再次向浮冰抛出矛钩。他紧紧攥住绳索,拼命用力,将救生筏拽向浮冰。
在落日的最后一丝余温中,他们终于登上浮冰。
庄列松以最快的速度支起帐篷,点起火堆。杨炼用最后一点力气脱掉身上的湿衣服,钻进唯一还干燥的睡袋,一进去,就再也没了动静。
16
杨炼在睡袋里躺了两天两夜,醒来后拒绝吃东西,哪怕外面天气再好,也绝不肯踏出帐篷半步。他蜷缩着,嘴里一直喃喃重复:“我要吃橘子。”
“现在就去给你买。”庄列松很认真地说。
他走出帐篷,在外面待上几分钟。上岸之后,他一直密切关注着那群鲸的动向,它们通常聚集在浮冰北侧,在海面附近翻腾,有时突然集体消失,不久又在浮冰的另一侧出现。每当鲸群消失,他都能感觉到浮冰移动的速度在加快。气温还在升高,现在冰面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融水塘,变得错综复杂,变得更小,只剩下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不久他回到帐篷,大声对杨炼说:“超市没开门,但是别担心,下午会开门,到时候我再给你买橘子,还有香蕉和牛奶。”神奇的是,这套小把戏居然管用,杨炼不再胡言乱语,有时他进入梦乡一睡就是几个小时。恐惧让他精神失常,而睡梦转移了他的注意力,也让庄列松得到暂时的放松。
天黑后,庄列松不敢离开帐篷太远。现在,白天上冰他也格外小心。可是,如果不能尽快让杨炼吃点东西,吃上一点真正的食物,他肯定熬不过一个星期。此外,他们还面临淡水危机。这很荒唐,守着一大块浮冰,他们却取不到理想的淡水。可这就是北极的冷酷现实。
两天前的狂风把冰面上的积雪吹得一干二净,不得已,他们又开始喝被污染的海冰融水,那里面有盐,只会让他们越喝越渴。现在,庄列松每次外出,主要就是在冰缝和冰窟窿里收集小片积雪。尽管如此,纯净的淡水还是远远不够。他们的身体正在缓慢进入脱水阶段,嘴里的唾液变得黏稠,伴随恶臭,舌头不停黏住牙齿和上颚。如果再不降雪,继续饮用含盐的海冰融水,几天后脱水将进一步恶化,喉咙会肿大,呼吸变得困难,听力也将受到影响。
一连几天都没有下雪,庄列松不再心存侥幸,决定捕杀那两只海鸟。
两只海鸟始终待在鲸鱼身上,它们有充足的食物,完全没有离开的意思。要是有把气枪,哪怕有张破渔网也行,可他只有一把刀。用求生刀做投掷物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但他又不能失去这把刀,无论如何,他不能用刀去冒险。他决定用手电筒。他们有两支二十五厘米长的手电筒,都是德国雷神牌户外求生强光电筒,其中一把因为海水浸泡而报废。莫名其妙,它居然不防水。
手电筒是理想的投掷物,尽管庄列松有枪械射击和飞镖投掷的丰富经验,但还是不可能一次击中两只,他必须选择一个。体形更大、看上去肉更多的那只,自然成了他的偷袭目标。
这天下午四点,光线已经十分昏暗,大鸟突然向天空飞去,在鲸鱼上空缓慢地盘旋起来。它对飞行很有热情,好像乐在其中。突然,它猛地一转身,带着股横扫一切的气势,向下俯冲。留在鲸背上的那只小一些的鸟惊慌失措,迅速逃走,它掠过庄列松的头顶,落在远处的一块冰脊上,在那里待了足足十分钟。之后,它试着飞回到鲸鱼身上,可大鸟再次向它发起攻击。这次交锋之后,两只鸟彼此保持距离,互不侵犯。大鸟大获全胜,它占领了整条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