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给女兔唇写信了,这信的开头该如何写呢?内容好办,帽子难戴;小曲好唱,小口难开。——如何打破久不通信的僵局呢?如何像几年后开面包渣的玩笑一样去开这僵局的玩笑呢?
……
白石头现在苦恼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大的苦恼已经没有了,仅仅剩下在小的开头上兜圈子了。当然,等白石头真的一头扎到信的开头里去盘桓和幻想的时候——兴奋仅仅停留了五分钟——他又开始对内容产生了新的怀疑和苦恼。他又觉得把深入停留在皮里阳秋的第一层是自欺欺人。他对面包渣又有些不太自信了。满天的乌云,你怎么就能料定这块云彩有雨呢?世界的真相往往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你认为应该产生芥蒂的地方,它恰恰不会出纰漏;你认为这里寸草不生,它就长出了密麻的毒蘑和肿瘤。她的话在说,她的嘴在动,两片嘴唇一碰,就把你扔到了云里雾里之中。你可以自信地说,就是这片林子,就是这片乌云,就是这片面包于是你的一切分析和深入就围绕着这个中心开始高速旋转,你期待得出来的结论和论断就能够使天空云开雾散和雨过天晴,芥蒂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两个人携起手来重新开始;这个时候你还安慰自己:从信的内容看也没有露出什么别的锋芒和苗头呀,就是在这面包渣上还流露出某些不满现实的情绪那么是不是因为这现实就追究到我的历史了呢?问题只能从这里产生,芥蒂只能从这里消除——当我们找不到芥蒂的时候,我们像没头苍蝇一样着急;当我们找到症结和芥蒂的时候,我们又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万一不是怎么办呢?我们突然又感到有些后怕。我们的自信开始一点点消退。怀疑又开始一点点从新的霉点和角度冒出。这些角度和霉点我们一开始怎么没有发现呢?你怎么就料定会是面包渣呢?怎么就不会是米粒、饭粒、菜帮或是菜叶呢?在论证的过程中,看着这面包渣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排除了其它;现在结论出来了,别的怀疑又排山倒海地来到了你面前。寻找和论证的时候看着别的都不像,现在看着结论又开始排斥面包。当初随便找一个饭粒或菜叶,都比面包渣要更接近事实。我们可能是太性急了,我们可能是太匆忙了,我们可能是太盼望了,我们可能太想早一点把这芥蒂用稀泥在心灵上抹掉,接着我们就可以心无芥蒂地欢迎我们的女兔唇来上海开法式酒吧了,我们就可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了。谁能想到仅仅是因为性急,我们一下就南辕北辙越走越远了呢?本来我们应该扎到米粒里、饭粒里、菜帮里和菜叶里,现在我们因为一时冲动就一头扎到了面包里如果你仅仅是扎到目前和现实的巴黎面包里还好一些谁知你矫枉过正朝着错误的方向撒丫子跑得那么远呢?——你一头扎到了几年之前的中国江边。这还有什么回旋和改正的余地呢?结论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我们对回信充满了信心——我们担心的仅仅是一个开头;现在结论出来了,我们因为对寻找的怀疑就更加无法下笔。你就更加战战兢兢和如履薄冰了。
对还是不对
是还是不是
开始还是不开始
行动还是不行动
死去还是活着
……到底还是不是面包?
到了最后,你甚至有气无力地翻着白眼开始向我们求救了。你倒成了一个没有主意的人。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对你远离。当你没有遇到这种世界性难题的时候,你还身不在其位——你还没有掌握着世界的发展方向和这么多人——一个个还是熟人——生杀予夺的大权,当世界和众人熟人和乡亲们亲人们把一切交到你手里的时候,你一下就感到高处不胜寒和伟人的孤独了——你遇事无商量。你感到身边没有可说话的人。无人商量并不是找不来人到你跟前,你找小刘儿也好,你找老曹和老袁也好,你找猪蛋或是刘老孬也好,他们都会乐意做出前辈的样子给你以指教,但是你又知道这些前辈的指教等于一切都没有说或者说还不如不指教。因为已经退休的长辈们这时都患了喃喃自语症和老年痴呆症还在其次,问题是他们已经身不在其位,他们对你难题的思考和深入也只能按照他们过时的经验在外围打圈圈就像一条外来的狗在你家园的周围瞎蹓跶一样——它对环境和地理并不熟悉,接着它的吠叫怎么能叫到点子上呢?好象他说明白了,其实还是不明白;好象已经深入了——这些长辈们处理起问题是多么地驾轻就熟啊,但是他说的一切都是隔靴搔痒甚至是南辕北辙,就好象你一开始就觉得芥蒂产生于面包其实产生于菜叶一样——我们都围绕在你的周围,但是我们更加对你远离。长辈们还在那里滔滔不绝和诲人不倦呢。你听着他的话看着他的嘴,——一开始觉得他已经深入出一个螺旋式的上升于是你们在一个制高点上有了会合,可五分钟之后,你像当初怀疑自己一样看出他的深入是离目的越来越远了——原来他抓的也是一个面包。但他还在那里洋洋得意和吹胡子瞪眼呢。他以为他又抓住了世界的根本呢。这个时候你才知道上面和下面是什么关系了。他的得意在于他的重复,你的苦恼在于你深入的迷向,最后你们倒是在结果上再一次相遇,这才是让你感到啼笑皆非的地方呢。——当然更让你感到啼笑皆非的是,你在大风大浪里都没有翻船,在故乡大的走向和把握上都没有出问题,顺利的把握了煤车和三矿,把握了花嫂和五矿,把握了春夏秋冬和引吭高歌,把握了老梁爷爷和他的鞭笞,把握了口号和面瓜又把握了东西庄的桥——要说无可挑剔也不现实,历史上哪一个伟人对于世界的把握是无可挑剔的呢?总能找出他的纰漏和缺点,总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是在大的历史走向上和每当历史到了关键时刻,总是没有出大的问题和纰漏,就好象一场盛大的宴会,开始之前和运行之中我们提心吊胆,等宴会终于结束了,人都散场了,桌子上就剩下狼藉的杯盘,这个时候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们终于说——当然一开始还是很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