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掌声如潮。大家也纷纷举着酒杯说:
“我们还是选对了!”
“历史还是有眼光。”
“一开始对他还有些怀疑,听了他这几句话,我们就彻底踏实和放心了。”
虽然事后你们才知道你们当初选择的错误和失策,就像当初刘老孬选择小刘儿一样,也是失之厘毫谬以千里呀——这时就该你们痛心疾首地说:
“我们不会选择人。”
“我们总是选错。”“我们的历史是不错的,就是糟蹋到了掌管历史的人手里!”
于是你们倒把责任给推干净了。这时唯有俺爹,还在牢牢记着我上任那一天的风光,仍在那里愤愤不平和向隅而泣,见人就说:
“机会离我也只有一步之遥。”
……
——当白石头针对现在和过去的面包渣分不清信中的芥蒂到底是现在巴黎的面包渣还是几年前中国的面包渣引起的,是指面包还是指人,是指面包渣还是指人渣的时候,他因为自己的不悔少作和忠于历史倒是坐着面包一头回到了几年前的中国江边——他一厢情愿地就暂时断定女兔唇在信中是借现实巴黎的面包渣影射几年前的中国面包渣。于是他又有些惶恐不安和战战兢兢了——恐怖再一次到来——因为几年前和女兔唇在江边相会的时候,白石头觉得已经能够对女兔唇捉刀动枪和动手动脚了——可一付诸实施,女兔唇马上尖叫起来。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她第二天开始背后对朋友们说:
“睢他那德行,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呢!”
“看着他在那里苦恼和费尽心机,我只想发笑!”
“看他吃面包的样子,能吃一身渣!”
“不知他口袋里,是不是还是一兜馍星呢!”
……
多么形象,吃面包还吃一身渣。于是不但女兔唇奚落白石头的时候白石头完了,朋友们听到女兔唇的奚落朋友们觉得白石头完了,当这些面包渣通过曲折的反打撒落在白石头身上时,他一下觉得自己也完了。我是不是吃面包吃得一身渣呢?如此形象的比喻,在别人没有提起之前,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呢;现在经别人一说,他突然也觉得自己吃面包好象是吃得一身渣。不经别人提醒白石头还不以为意,一经别人提醒白石头心里倒是放不下面包和渣了。为了验证别人也是为了验证自己,白石头到商店又买了一个面包,自己关起门重新吃了一遍。吃完一看,果然是一身渣。白石头彻底失望了。如果不招惹女兔唇,白石头还信心十足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现在一招惹女兔唇,他的一生就原形毕露。现在女兔唇信上重新说起面包渣,虽然表面上说的是巴黎的面包渣,但你怎么能够保证她不是旧事重提和春秋笔法呢?——她吃起面包来倒是一渣不掉,于是看到巴黎地毯上的面包渣——这是谁掉下来的呢?——一下就想起了当年的白石头开始在那里哑然失笑——那毕竟是她留在中国的得意之笔呀——于是就要在信中再一次的将自己的欢乐建立在白石头的痛苦之上以表达几年以后对白石头的幡然悔悟和思念之情——亲爱的白石头,我是多么地没有忘记历史啊。并不是故意寻开心呢,纯粹是为了拉着白石头共同回到几年之前;而他们在几年之前给历史留下了什么?就是一身面包渣。现在不说面包渣说什么?不通过面包渣怎么能打捞出那莽撞可爱的青春时代呢?——而白石头并没有跟上女兔唇的思维。——如果芥蒂仅仅存在于这个地方,仅仅因为两个人在对面包渣的理解上出现了歧义,白石头还算是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呢;虽然再一次丢掉了几年之前,但是却一下收获了现在,一下就解开了萦绕在我们心头的难解之谜和拨开了笼罩在我们上空的乌云。原来你在这里藏着。为了现实,我们再牺牲一次对于现在并不重要的历史也不算什么。甚至,过去的历史和苦难,经过时间的装扮,已经像被夕阳映照的陈宫故瓦一样开始滋生出一层美感——几年前的一身面包渣——当时是切肤之痛,几年之后白石头自己不也开始拿他开玩笑了吗?碰到他激动的时候,他常常指着自己问大家:
“白石头是什么?”
接着就自问自答:
“就是吃面包也吃得一身渣的那个!”
马上就使演讲取得了轰动的效果。大家笑了。白石头自己也笑了。过去的一种耻辱,现在竟演化成对于历史材料智能运用的体现。如果女兔唇在信中将面包渣确实是打向这个方向而不是在说面包渣的时候另有所指——对于面包渣是虚晃一枪,看似说面包渣虽然也回到了几年之前的中国江边但是具象的漂浮还是另有所指和皮里阳秋——皮里阳秋并不在这一层还有第二层——虽然我们在第一层的寻找上没有错误但是当第二层出现错误的时候第一层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就像你在县城虽然是一个美女但当你来到京城的时候你的服装和做派马上就显得有些憋脚和可笑一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如果我们能够侥幸把芥蒂局限在第一层上,那么我们对于字里行间芥蒂的寻找也就不是无功而返。我们就可以对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幺蛾子视而不见,单单从几年前的江边入手就能够找到我们中断和停顿、芥蒂和漂浮的原因。——他就可以大胆地给女兔唇回信重新接通这中断在信中就从江边入手检查就从这里写起让面包渣重新搭起接通他们心灵的彩虹——当芥蒂找到之后,谜一般的迷团原来也这么简单呀——我们也就可以重新跳起来和唱起来了。剩下的——给白石头留下的——难题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