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王能好(4)

王能好(4)

作者:魏思孝

第一天晚上,王能好就说了侯学中是他的表弟。他本来不想说,也是觉得自己这没有劳动合同的身份会被看低。这话确实也起到了效果,工友们对王能好的态度有了明显的缓和。早上六点多,王能好和工友戴着头盔,穿着黄色的背心,在食堂吃过葱油饼和稀饭(咸的)走向工地。黄色的挖掘机在清晨的薄雾中,沿着侯学中手里那张图纸标好的线路,举起铲斗驶入河滩。这条黄浦江不起眼的支流,经过沿线居民几百年的取水,河道退化到不足十米宽。加固的河堤外,大片荒草丛生的河滩是他们的施工现场。地下多石块,王能好和工友跳下去,拿着洋镐撬。

挖了不到三分之一,挖掘机陷在泥里。雨虽不大,停几个小时,继续下,挖好的地基成了蓄水池。十一月份的深秋,能听到青蛙叫。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半个月都是这样的天气。侯学中组织工人,拿着铁锨铲土装小推车。其他工友有雨鞋,王能好没有,他向表弟反映。侯学中让他借着穿。自从下雨后,取消了黑白班。雨鞋没闲的。侯学中不常去工地,王能好要穿他的。脱掉鞋,王能好两只脚泡得发白,脚趾缝流脓。侯学中说,你有脚气。王能好说,谁还没个脚气了。侯学中把雨鞋收起来,说附近的超市卖雨鞋,让他去买。王能好说,这雨鞋应该工地提供。侯学中说,你不是合同工,雨鞋应该自己买,何况买了你也是自己穿,不吃亏。王能好没去买雨鞋,心想总不能一直下雨,再扛几天。

没过几天,雨还继续下,王能好有雨鞋穿了。同屋的工友小姚,老婆生孩子,他请假回了阜阳。请假三天,三天后人没回来,大家以为他是逃工。走前小姚就有怨言了,他是开挖掘机的。挖掘机开不了,他和工友一起铲土、推车。半天不到,细嫩的手上磨出了几个血泡。吃午饭的时候,侯学中告诉大家,小姚不回来了,儿子生下来,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心脏闭合不全,要尽快做手术。大家吃着饭,说小姚不容易,又说现在的医学发达,也没事,就是不知道这病要花多少钱。侯学中说,你们这些人关心小姚,咱们筹款吧。大家不说话了,埋头吃饭。有人说,老王,你穿着小姚的雨鞋,别人不捐,你也得捐。王能好说,那我还不如花钱买鞋。小姚一米七多,脚不大。王能好一米六出头,脚大。雨鞋穿着挤脚。半个多月穿下来,雨鞋撑大,也合脚了。

早上,王能好没打伞,趿拉着鞋来到桥上。泛青的河水表面平静,在尽头东拐,河岸两旁杂乱的施工现场在不久后会像路旁竖着的巨幅广告牌上那样,河水清澈,树木繁茂,宜居的几幢高端公寓楼拔地而起,静候上面所示提着公文包意气风发的青年男女入住,迈向人生成功——“理想安放在这里,未来无限可能”。细雨如丝,落在河面上,和没落下一样。王能好经过广告牌,模仿上面男的姿态,大步迈了两下,不由笑起来,回到工地,身上像蒙着一层蜘蛛网。工友三五扎堆,坐在板房外面吃饭。王能好回屋,用毛巾擦了下脸,搭在铁架上,拿饭缸去打饭。吃完饭,王能好把脚搭在椅子上,抹脚气膏晾晒。有人在地基的水洼里发现小鱼,提着脸盆去捞鱼。他望着工地上盖着防尘绿网的土堆,想起半个月前在这片空地上召开的动员大会。

当时,公司的党委叶书记来视察,侯学中指挥工人用脚手架搭了个主席台,盖上木板,蒙上红布。九点,集合工人站在空地上。九点半,党委书记的车缓缓驶入。侯学中小跑过去,打开后车门,一根拐杖先伸出来,叶书记缓慢下车。他没登上主席台,站在一旁,在助手的搀扶下,围绕着工地上的标语“建筑优质工程,展示安全品质”,发表重要讲话,真抓实干,力争在月底前把地基打好。不到五分钟,搀扶的助手在叶书记的耳边言语几下。叶书记腾出一只手压了下头发,说,工期紧张,希望兄弟们咬紧牙关。他问侯学中,中午饭菜是什么?侯学中说,这我得去问一下厨师。叶书记说,不用问了,再加一个炖排骨。工人们听到,响起一阵稀松的掌声。叶书记笑起来,指着腿说,注意安全,别像我踢球摔骨裂了,今天还得去医院。

半个月过去,连日的降雨,土方比当时矮小了许多。脸盆里几条胶囊大的小鱼游来游去,王能好踢了一脚,鱼晃荡着潜入水下,贴着盆面,摇晃鱼尾,想稳住自己的身体。已经是月底,要不是这没完没了的雨,地基挖好,叶书记也应该再来视察了。说不定一高兴,再让食堂做炖排骨。王能好也不是惦记排骨,南方做法,味道偏甜,里面还放玉米;也不是想再见这个叶书记。他想见的是叶书记的随行助理。后来,他向侯学中打听女助理的情况。侯学中说,去干你的活,什么女的你也敢想?上次来,女助理上身穿着黑色风衣,下身穿着侧面开口的紧身黑色长裙,长发盘在脑后,道姑头。叶书记讲话,她站在一旁,腰板挺直,扫向大家,眼神和王能好交汇过几次,不时嘴角上扬。匆匆一见,这么多天,王能好晚上没事,一些不知真伪的细节,又在脑海中补充了不少,她颧骨有点高,法令纹明显,嘴唇涂着口红,眼神像是一床当季棉花做成的被子,让人躺进去就不想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