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6)

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6)

作者:上野千鹤子

果然,卡斯蒂拉应该算和果子。

在葡萄牙旅行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搭便车的穷游青年。他自称是大学生,而且对葡萄牙历史知之甚详。我告诉他,在16世纪,我们的国家之间交往很频繁。证据就是,日语里有许多词来源于他们国家的语言,比如“先斗”(ponto)、“很多”(tanto)、“襦袢”(gib?o)……京都的“先斗町”之名,源于那里架设的大量“桥梁”[3];形容“很多”的“たんと”,也源于葡萄牙语的“tanto”;此外,“襦袢”[4]源于葡萄牙语的“gib?o”,据说是裙子的意思。

“16世纪啊……”青年眺望着远方,重复道,“那是我们国家的黄金时代。”后来,以繁荣自矜的葡萄牙王国迅速凋零,躲进历史的阴影,堕落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明明当时从众多殖民地搜刮了大量财富,又从南美掠夺了数量庞大的金银财宝,输入本国后却立即被用于奢侈的消费。当时的葡萄牙没留下任何财富积累,也没对后世进行任何投资。其间,贫穷的英国将全部财产倾注于产业资本,很快就在军事和经济上超过葡萄牙,跃居世界第三流的国家……青年脑中想必有这样一部世界史的剧本。

世界史上写着盛衰荣枯。但历史并非自然现象,无法像祇园精舍的钟声那样,见证胜者必衰的国家命运[5]。几乎所有国家的盛衰都是人类的手笔。换句话说,无论衰败还是灭亡,都是人祸造成的。

无论在什么时代,无道的领袖都会导致国家灭亡。青年的语气里饱含哀叹,感叹祖国的黄金时代不会再来。

说起来,日语的“arigatou”(谢谢)与葡萄牙语的“obrigado”发音相似。“obrigado,obrigado...”反复念上几遍,确实很像“arigatou”。我遇到过一个葡萄牙人,认为“arigatou”的确来源于葡萄牙语。她笑着对我说,那时的日本人不懂感谢为何物,是葡萄牙人教会了他们说“谢谢”哦。

眼下正面临被解雇风险的日裔巴西人听到这话,不知会作何感想呢?巴西人的母语是葡萄牙语。葡萄牙人将植被丰富的巴西国土占为殖民地,把黑人和当地原住民都变成了劳动力。后来,一些日本人也移居到那里。那些日裔移民的子孙,如今又作为劳动者来到日本。他们中的多数人是制造业的短期工。由于汽车产业的不景气,这些人也蒙受了损失。行业繁荣的时候,他们被日本人榨干了利用价值,一朝萧条,又被弃如敝屣。他们可能会说:我们教会了日本人说“谢谢”,却没教会他们心存感谢。

这个黑色幽默是位葡萄牙女性告诉我的。她长年在一家日企工作,上司也是日本人。或许她早就受不了了吧。

哎呀,刚才是在说卡斯蒂拉。

我在葡萄牙旅行期间,在当地吃到的正宗的卡斯蒂拉只是一块干沙沙的海绵蛋糕。

这样想来,卡斯蒂拉的种子埋进日本的土壤后才迎来了华丽的蜕变,长出与原版果实似是而非的东西。苹果和杧果也一样。许多被引进日本的水果,最终都变成了其原产地无法想象的完美艺术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卡斯蒂拉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真正的和果子。

***

[1]卡斯蒂拉:蛋糕(castilla)。出于后文中提到的原因,作者采用了较为特殊的拼写方式,故此处采用音译。

[2]桐箱:桐制的箱,用来赠送礼物或收藏贵重品。(编注)

[3]先斗町的“先斗”与“桥梁”同音,都读作ponto。

[4]日文中的“襦袢”指贴身单衣,后来指和服的内衬。

[5]这句话源自《平家物语》的开头:“祇园精舍的钟声,奏诸行无常之响;裟椤双树的花色,表盛者必衰之兆。”

母亲的味道

被问到“母亲的味道”时,我脑中立即浮现出烤苹果。

烤苹果这种东西,糕点屋不会卖,一般的餐馆也没有,是种只能在家制作、独属家庭的味道。

每年一到红玉[1]上市的季节,我就会跟在母亲身边,学着她掏空苹果芯,在里面装满砂糖,以黄油封顶,挨个儿摆在烤盘上。在火上烤一会儿,黄油就会融化,苹果连皮带肉被烤熟,香气便飘满整间屋子。那个时代还没有锡箔纸这么方便的东西。果蜜淌在烤盘上是淡淡的粉色,铲起它放入口中舔舐,是小孩子才有的特权。刚烤好的苹果很好吃,冷却之后也很好吃。切开后,果皮变得异常柔软,入口即化,我总是期待能吃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