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成为雍正(95)

成为雍正(95)

作者:李正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雍正最终还是掀起了一场整顿官僚、改革新政的巨大风浪,以宏观的设计与微观的勤勉,仅用时13年,就为清朝重新打造了一整套财政和行政系统。

正如前文提到的孟森先生的评价,“惟世宗之治国,则天资独高,好名图治,于国有功,则天之佑清厚”。在孟先生眼中,清朝拥有雍正,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上天的一种恩赐与庇佑。

第四章 朝乾夕惕:雍正帝继位后的日子

新政改革:清朝制度的总设计师

从皇四子胤禛到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在走完艰辛的夺嫡之路后,老四终于踏上了执政之路的新征程。

执政十三年,雍正到底都干了什么?为什么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雍正一直被人骂作暴君,而在最近的几十年中,雍正的风评又反转了呢?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去解答“雍正到底是明君还是暴君”这样一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雍正继位之初他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实话实说,康熙自诩的“盛世”于雍正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光是摆在明面上的大问题,就有以下三个:

第一,政治上,党争对抗。允禩的“八爷党”背后,仍然有许多满洲勋贵,且他们势力庞大,老九甚至在康熙驾崩的当天夜里就敢和雍正公开叫板。

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时,赛思黑突至朕前,箕踞对坐,傲慢无礼。

第二,经济上,财政亏空。雍正在登基前就知道清朝当时的国库是缺银子的——

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

第三,军事上,隐患重大。康熙晚年间,尽管老十四收复了西藏,但因为财政紧缺、粮草不济,朝廷被迫和新疆的准噶尔议和了。这无异于在当时的西北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可即便如此,这三个问题仍只是表面上的,更严重的在于,这些问题背后所潜藏的税收混乱、官场腐败、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隐形的危机,雍正所看到的一切都预示着清政府正在走向一条难以挽回的衰颓之路。没想到,雍正仅用了13年的时间就改变了这一切,并最终给乾隆留下了一台税收清晰、治理高效、社会安定的超强国家机器。

好,雍正波澜壮阔的13年执政生涯,正式开始。

一、头绪纷繁的乱局

与8岁就登基的康熙不同,雍正继位那一年,他已经45岁了,是一个大龄皇帝。不过岁数大自然也有岁数大的优势,凭借着多年来在夺嫡斗争和办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雍正对官场中各种花花肠子是非常熟悉的,以至于很少有大臣能蒙他。

雍正登基后下令追缴亏空过程中,闽浙总督满保试图造假账忽悠雍正,结果被雍正直接了回去。雍正说:

此等言语何必奏朕,朕岂为八岁登基之君。尔等如此,反招朕猜疑。

你当朕是8岁继位的娃娃皇帝?你以为朕什么都不懂?尽管雍正这句话有些直白,把康熙都一并讽刺了,但我们也能从这句话中看出雍正对自己是相当自信的,而他也的确是有如此自信的实力的。甚至可以说,雍正从登基的第一天起,其卓越的能力就已经显示出来了。

康熙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驾崩的,雍正在当月十四日就下令:

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清世宗实录》卷一,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事后来看,雍正选择这4位总理事务大臣,水平非常高。选错任何一个,当时的局面可能都不会那么快就稳定下来。

第一,任命老八,这既是安抚也是拉拢,目的是稳住皇族宗室内部,不激化矛盾。这个不算难,稍有城府的人,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任命老十三,这是给自己安排帮手,属于最基本的操作,换了我们也都能做到。

第三,任命马齐,这绝对是一个“神操作”了。与影视剧中的老好人形象不同,历史上的马齐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号召力的满洲贵族。马齐最特殊的一点则在于他早期曾是“八爷党”的核心人物之一,但后来马齐被康熙敲打后,就迅速退出了“八爷党”。因此,雍正重用马齐,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他在告诉满洲勋贵,只要远离老八,忠于皇帝,你们都可以保有高官厚禄。

第四,任命隆科多。此前,在康熙驾崩的当天晚上,雍正已指派隆科多派兵封锁了京城九门,实行全城布控。此次任命就是雍正在给所有观望的王公大臣出的一道选择题:二选一,要么退出党争,忠于新皇,像马齐一样飞黄腾达;要么一意孤行,继续抗争,那就全都去隆科多的牢房里蹲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