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成为雍正(62)

成为雍正(62)

作者:李正

二、左右逢源地夺嫡

康熙四十七年的“废太子风波”,这对“九子夺嫡”的每一位参赛选手而言都是一次大型考试。有的人一败涂地,有的人就此陨落,有的人开始冒头,而老四无疑是考得最好的那一个。

与影视剧《雍正王朝》所演绎的不同,“废太子风波”实际上是爆发于塞外的,老四当时远在京城,不在第一现场,能收到的都是零零散散的消息。这一期间,老四能知道的最关键的信息,大概有三条:一、二哥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废了,毕竟康熙在塞外痛哭流涕,下令锁拿胤礽之事,是不可能没有风声传出来的;二、老三、老七、老十,这三位皇子被紧急召往前线;三、老四自己和老八均留守京城,但老八胤禩被紧急任命为内务府总管事。

此时老四的心情应该是相对失落的,毕竟产生如此重大的变故,康熙的第一反应仍然是让老八来统筹一切。

但很快,老四迎来了在这场“废太子风波”中翻盘的重要契机。

同年的九月十六日,在康熙返京当日,康熙下令要让老四胤禛和大哥胤禔一同看管废太子胤礽。而且,从事后看,当时康熙做出这项安排就是因为对老大胤禔的不信任。因为,有史料显示,在塞外宣布废除胤礽太子之位后,康熙还说过这样的话:

直王(直郡王胤禔)为阿玛之事忠心行走,然性情暴躁愚昧。直王,朕实无立为皇太子之意。

事实证明,康熙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就在康熙返京之后,承担了监管胤礽任务的老大胤禔,哪怕自己都已经没机会当太子了,仍然无法按捺住心中对二弟胤礽的那份怨念,还是选择了向父亲康熙发表著名的“蠢猪讲话”——“允(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相面人张明德曾相允(胤)禩,后必大贵。今欲诛允(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前文提到过,胤禔的“蠢猪讲话”不但彻底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还连带着老八也一起卷进了“一废太子”的夺嫡风波。康熙惊讶地发现,原来胤禩和胤禔居然有疑似政治同盟的关系。

目睹儿子之间钩心斗角的种种乱象,康熙深受打击,返回京城后一病不起,并且心如死灰,拒绝治疗。此时康熙的反常状态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作为一个威严半生、自诩教子有方的老皇帝,康熙这半个月以来收到的消息可谓全是噩耗:他辛苦栽培的嫡子居然想弑父;他器重有加的大儿子居然想杀了自己的亲弟弟;他久负贤名的儿子胤禩居然一直野心勃勃地想夺嫡,甚至还拉拢了上蹿下跳的老大。

康熙病倒了,政治形势一度极其混乱。老皇帝拒绝治疗,大臣们也手足无措,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佟国维甚至还劝康熙尽早再次立储,这更是火上浇油。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就能看出老四的水平了,他几次抉择都是恰到好处的。

首先,康熙病重,皇子们大多选择隔岸观火,不敢贸然说话,生怕再出纰漏,就想着如何自保。但老四则和老三一起挺身而出,劝慰康熙道:

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进用药饵,徒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倚赖?臣等虽不知医理,愿冒死择医,令其日加调治。

我们不要觉得这个选择很简单,老四和老三能直接当着康熙的面提到“愿冒死择医”,可见这件事在许多人眼中仍是比较犯忌讳的。好在此时的康熙最需要的就是亲情上的抚慰,他在老四和老三的劝说下开始用药,日渐康复。

这是老四在“废太子风波”中的第一次抉择,而第二次抉择则是代废太子申冤。老四和老大共同看管废太子胤礽时,胤礽想申冤,说自己从没有过弑父谋逆的想法,请求代为上奏给康熙。但老大选择封锁消息,拒绝向上传达,并虐待、裁撤老二身边的仆人,还威胁老四不准传达。面对这道题,一般可做两种选择:和老大一起封锁消息,来报复曾对自己拳打脚踢的老二;及时上报康熙,替老二申冤,完成自己陪同看管的使命。

此时答案似乎很好选,但凡神志清醒,后者都会是唯一的选择。

但老四胤禛两个都没有选,他做了第三种选择——去问老九该怎么办。老八和老大都接触过相面人张明德,“八爷党”是绝对不想和老大产生任何联系的,因此老九的答复是:“此事关系得大,似乎该奏。”在收到老九的答案后,老四满意地去上奏康熙,为胤礽申冤,并且,老四完美把握了康熙的神情变化,他在上奏过程中,还多为废太子美言了几句。不得不说,老四这次选择真是绝妙,可以说“一箭五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