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成为雍正(117)

成为雍正(117)

作者:李正

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清高宗实录》卷五,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那这个“行事不谨”,又到底是指什么呢?众说纷纭。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史松教授曾推测,弘时很有可能是生活作风出了问题,“一是康熙后宫佳丽颇多,皇帝晚年江南还时有美女送来;康熙最小的儿子,……允祕生母陈氏年龄未过二十。二是弘时那时大概十五六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大男孩,在佳丽丛中发生‘不谨’之事,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后来还被改编进了影视剧之中。

但无论真相如何,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弘时的品格与才干是被他的皇爷爷康熙明确否定过的。可等到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后,弘时从皇孙变身为了皇子,他的处境会有所改善吗?

二、屡遭打击的皇子

并没有,而且从康熙拒绝封弘时为世子的那一刻起,他的夺嫡之路其实已经终结了。

在雍正登基之后,首先,弘时的母亲李氏的地位转瞬就被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拉平了。雍正元年(1723)二月,李氏被封为齐妃,钮祜禄氏也被封为熹妃。两个人至此就平起平坐了。

接着,在雍正元年的八月,雍正宣布秘密立储,公开表示自己不立皇太子,但同时却又说了这样一句话:

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清世宗实录》卷一〇,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

要知道,当时的弘时已经20岁了,而雍正的这番话则已经暴露出在他的潜意识中,就没考虑过弘时继位的可能性。

而到了同年的十一月,在康熙逝世一周年的景陵祭典上,雍正自己没有去,反而安排了13岁的弘历代行。要知道如此重要的大型典礼,皇帝不去,让皇子代去,这事虽然并不稀奇,但放着成年皇子不用,转而让一个未成年的皇子去,那可就非常罕见了。当时满朝野几乎都意识到了,雍正心中默认的继承人就是弘历。

结果就是,雍正登基仅一年,弘时连续遭受三次打击,断绝了他夺嫡的希望。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如果弘时能够甘心认命的话,他未必是不能当个富贵王爷的。因为雍正在此时并没有完全放弃弘时,反而希望能从其他方面培养弘时,当不了皇帝,当个能臣也是好的。

为此,当时的雍正专门下旨,把一位50多岁的儒家老学究王懋竑从安徽请到了京城,还给了他一个翰林院编修的官职。然而老王实际的工作却只有一项,就是给弘时当老师,去端正弘时的行为。

为什么选中了王懋竑呢?王懋竑是江南当时有名的大儒,为人处世极为严谨。用后来乾隆朝的吏部尚书王安国的话来评价其一生就是:

自处闺门里巷,一言一行,以至平生出处大节,举无愧于典型。

如果要在当年为定义“何为儒家礼义?”找一个榜样、范本的话,那王懋竑就是一个教科书式的人物。雍正能费这么大的工夫把王懋竑请来给弘时当老师,可见在此时雍正对弘时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而且王懋竑在给家人写的信中,还提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那是在雍正元年腊月的时候,雍正要给大臣们写“福”字赐福,当时的情况是:

又二十六日,皇上传书房中有未得“福”字者,今亲诣养心殿。是日,适阿哥奉差出,余不往书房,遂不与赐,而蔡闻之(蔡世远)独得之,三阿哥言当□请赐,余以小臣不敢。

没有领到“福”字的,都来养心殿,朕给你们补发。可不巧的是,恰好赶上弘时不在,老王自己没敢去,就没领到。等弘时回来后,弘时再劝他去,他还是没敢去。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出三点:

第一,弘时奉差外出。证明此时弘时和父亲雍正的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

第二,弘时和王懋竑的师徒关系应该也比较亲近。

第三,弘时的性格应该还是有些轻率和冲动的,张嘴就要老师去找雍正讨“福”字,他不知道他爸爸有多忙吗?

但无论如何,在王懋竑给弘时当老师的这段日子里,弘时一定是有了明显进步的。证据是,在雍正二年(1724)二月,王懋竑的母亲在江南老家病逝了,王懋竑申请回家守丧,丁忧三年。而雍正为此连下了两道圣旨:先是赏银100两,好让王懋竑拿回家去办丧事;接着是:

与江南总督巡抚照看他治丧毕,速速来京,不必俟三年满。钦此。

一边让当地的省级领导照看王懋竑,把这场丧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另一边以圣旨的名义,让王懋竑不必守丧,待丧事结束就立刻回京。可见雍正对王懋竑指导弘时的教育成果是认可的。且雍正认为,弘时的身边是少不了王懋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