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我们把没有准确成画年代的这组《胤禛行乐图册(十三页)》和胤禛登基后成画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对比的话,明显能发现,后者的画工远比前者精细。正常情况下,一组皇帝的单人画像,怎么可能画得比在群像画中的皇帝还要粗糙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胤禛行乐图册(十三页)》创作时,胤禛还不是皇帝。
接着探究的话,即便成画时胤禛还在当皇子,但看画中人物的岁数,应该也是在他封王以后了。那一个满洲亲王,又为什么要找人画这么一组画呢?
这就很有可能和康熙朝晚年的政治形势挂钩了。老四这场模仿秀,其实也是在为夺嫡做准备。大家不要觉得牵强,因为雍正做类似的事情是有“前科”的。
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为了表达自己对农业的重视,找人画过一组《耕织图》,来展现农民的生活。在那之后,老四胤禛也找人画了一组。如果我们将其中的一张摆在一起看的话,构图几乎完全一致。最大的区别,就是赶牛农民的脸,从一个普通百姓换成了老四胤禛他自己的脸;而远处房间里的人物,自然就是他的福晋乌喇那拉氏。
雍正的目的再明显不过——拍老爹康熙的马屁,表示自己同样重视农业发展,甚至愿意身体力行。
那如果说胤禛版的耕织图是在展现自己对经济的重视;那这组《胤禛行乐图册(十三页)》就是展现他对文化的包容。尽管这组画中胤禛的形象看上去杂乱无章,但我们若是仔细数一数,就会发现,这组画把满洲士兵、蒙古贵族、蒙藏喇嘛、中原儒生、炼丹道士等当时清朝统治下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核心社会角色都涉及了,还包括远在九州之外的西洋人。并且,画中的服装都十分考究,但画中雍正的表情又几乎都呈现得淡定自若。
雍正在这里,明显有两层目的:表面上,展现了自己不贪慕权力、无心夺嫡的中立姿态;深层内里,显示自己对各类人群,甚至对西洋人都是有深入了解的,以此来暗示老爹,他在文化素养方面,是完全有能力管理好这个国家的。
同时,考虑到康熙晚年经常去老四胤禛家里串门,这组画很可能是在此期间诞生的,因此,《雍正像耕织图册》也好,《胤禛行乐图册(十三页)》也罢,这些画作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老四胤禛个人的爱好与趣味,但它们都是胤禛画给康熙看的,并以此来给自己增添夺嫡砝码的工具。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魔性”、有趣的画作,便把一个心思深沉的夺嫡冠军,理解成一个萌萌的搞笑分子。不管怎么说,雍正都是一个在官场混迹多年、在血雨腥风中逆风翻盘的狠角色。
而等老四胤禛做了皇帝之后,他又会有哪些新的爱好呢?
三、烧瓷、遛狗的宅男
说雍正是宅男,绝对不是冤枉他。
在执政的13年中,除了隔几年他会到清东陵给康熙、顺治上坟之外,雍正的日常生活,不是宅在紫禁城里,就是宅在圆明园里。他每天最大的爱好,其实是批折子。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保留下来的光是雍正亲自批阅过的奏折就有4万多件,其中汉文的有3.5万多件,满文的有6000多件。雍正平均每天都要批上八九本奏折,再加上日常政务的处理,可想而知那会有多么疲惫。
人劳累的时候,就必然需要一些爱好来调剂生活。雍正靠什么来放松呢?简单来说就是两件事,一是制瓷,一是养狗。
有很多人喜欢买一些小摆件,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只不过在雍正这里,他不是去买摆件,而是亲自设计摆件。
清朝宫廷器物的制作流程都是固定的,大致分三步:第一步,皇帝下旨,说朕要做什么东西;第二步,下边的人提供一张设计图,或是一个腊制的模型,让皇帝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步,待修改完之后,正式烧制成型。
所以,清朝历代宫廷器物的制作可以说是皇帝个人审美的体现。而雍正在设计器物时,有一个明显的追求和一条明显的红线。
追求就是必须“文雅素净”,红线就是不能“乱蠢笨俗”。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雍正六年(1728),底下人做了一方墨砚给雍正,雍正看了就很不喜欢:
莲艾砚做的甚不好,做素静文雅即好,何必眼上刻花?
干干净净的多好看,你们整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干什么?除了图案,对文字,雍正也很反感那些看起来就没什么文化的措辞。雍正七年(1729),下面呈上了一件蜜蜡如意,上面写着“万寿无疆”的字样。雍正第一反应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