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为和平而斗争
1918年1月中旬。事情十分清楚,不论苏维埃政府怎样三番两次的建议,英法仍是断然拒绝举行任何和谈。为了结束战争,复员军队,必须赶快同德国讲和。在德国,企图彻底摧毁俄国的主战派还占有优势。德国政府派遣蛮横的帝制派军阀霍夫曼将军担任和谈代表团的主席。
从列宁由前线收到的详细情报可以看出,军队缺乏斗志,再不能打下去了;士兵一心只想回家。工人和农民都厌弃长期的战争,国民经济已经完全崩溃了。
在中央委员会里,列宁坚决主张尽快单独同德国媾和。然而,在党里,在中央委员会里,“左派共产主义者”布哈林反对派(布哈林、拉狄克、奥新斯基等)组织起来了,他们不顾一切地反对和平,主张继续进行战争。反对派对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是没有信心的。托洛茨基以他特有的“手腕”,装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实际上是支持布哈林派的。布尔什维主义的所有这些敌人是以托洛茨基的论点为出发点的,即认为假如国际革命的正式援助不能及时到来,苏维埃共和国将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悲惨的结局。
在“左派共产主义者”把持下的党的莫斯科区局甚至主张和谈必须中止,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一切外交关系必须断绝。
列宁坚决反对革命战争的口号,他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空洞而危险的词句,只能断送革命。他指出,俄国的农民是拥护工人阶级的,然而,在当时还不能进行革命战争。沙皇的旧军队士气不振,再也不能作战了。新的军队还没有建立起来。欧洲工人的革命运动会取得胜利,但是在取得胜利之前,还得有相当长的时间。因此,目前只有一条出路,这就是尽快地取得可能的和平,复员沙皇军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新的、由工人农民组成的、社会主义的军队。倘若能够有几个月的喘息时期,就可能改造国家。“而这种改造将使社会主义在俄国和全世界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同时也将为强大的工农红军建立巩固的经济基础。”###[1]
列宁解释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巩固,同时也将保证了全世界工人运动的未来的成功。苏维埃政府的国际政策必须估计到在国内保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在1月21日(俄历8日)举行的党负责工作人员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参加苏维埃第三次大会的代表),列宁宣布了他的关于立即缔结和约的提纲,他详尽地指出,为了巩固社会主义的胜利和世界革命运动的未来的成功,有尽快争取和平的必要。多数人反对列宁,而主张立刻发动革命战争。
1月24日(俄历11日),中央委员会召开会议。列宁坚决主张马上缔结和约。他说:“我们现在不得不签订的和约无疑是一个可耻的和约,但是如果进行战争,我们的政府就会被推翻,而和约将由其他政府来签订。”###[2]斯大林坚定地拥护列宁。这时中央委员会的大多数赞成托洛茨基的立场:战争应当结束,但不应签署和约,军队应当复员。
在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上也作出了同样的决议。这些指示都已送达我们在布列斯特的和谈代表团。
1918年1月末,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举行。召开这次大会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指示地方组织进行斗争。列宁在会上作了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这是人民委员会向苏维埃大会所作的第一个报告。
他指出,在苏维埃政府存在的两个月十五天期间,做了不少的工作,它比起第一个工人政府,即1871年的巴黎公社的存在,已经多了五天。主要的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个政权能够把工人阶级、大多数农民、一切劳动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团结成一支彼此密切联系的反对地主和资本家的力量。”###[3]
听取了斯大林的报告《关于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和民族问题》之后,大会通过一些决议,这些决议充分体现了列宁主义民族政策的精髓。在苏维埃政府存在的前几个月里,列宁和斯大林已经做了诸多工作,给一切反对压迫者的各族劳动人民的强大联盟打下了基础。这个政策,由于它消除了沙皇政府统治下被压迫各民族以前对一切俄国事物的不信任,有助于巩固在乌克兰、南高加索和中亚细亚的苏维埃政权,有助于团结劳苦大众与民族主义的资产阶级作斗争。
第三次大会在签订和约问题上给予政府广泛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