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列宁传(24)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列宁传(24)

作者:普·凯尔任采夫

后来,在1905年春天举行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即布尔什维克大会上,马尔托夫拟定的条文从党章中删去,而列宁制定的关于党员条件的条文通过了。

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崩得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崩得是一个代表小手工业者利益的犹太工人团体。崩得建议,党要建成为一个按照民族来团结工人的各民族组织的联盟。例如,崩得分子要求,不管什么地方的犹太工人都要通过他们自己特殊的民族团结来加入党。崩得分子要求成立分散的民族党来代替单一的各民族共同的党。倘若崩得分子的主张得逞,俄国就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政党,而是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政党了。

列宁坚决反对崩得分子的这些小资产阶级的提议。代表大会支持列宁,于是崩得分子生气地退出代表大会,声称退党。《工人事业》的代表(马尔丁诺夫、阿基莫夫)也离开大会。拥护列宁的人就成了多数。

从此就有了“布尔什维克”(来自俄文болъшинство——多数)和“孟什维克”(来自俄文Менъщинство——少数)这两个名词。列宁的拥护者被称为“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的追随者则被称为“孟什维克”。

大会选举列宁、普列汉诺夫和马尔托夫组成《火星报》编辑部(普列汉诺夫在会上是站在列宁一边的)。马尔托夫坚持,从前《火星报》所有的老编辑——波特列索夫、查苏利奇、阿克雪里罗得都要参加编辑部。大会希望有一个可靠和一致的编辑部,就否决了这个提案。于是,马尔托夫宣称他不愿意在编辑部工作。少数派在大会上怒气冲冲地宣称,他们拒绝参加选举中央委员会。拥护多数派即拥护列宁的代表克尔日札诺夫斯基、林格尼克和诺斯科夫被选入了中央委员会。

大会闭幕时,列宁又和各代表团以及个别代表进行谈话,向他们解释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歧的根源所在,鼓励他们尽力把更多的工人吸收到党内来,并和职业革命家保持联系。

列宁在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以他的工作,为一个党员对党代表大会应有的态度作出了光辉的典范。他为代表大会做了周密的准备,拟定了几乎所有决议案的草案。大会开幕之前,他同所有代表谈过话;大会期间,他主持了火星派的会议。他参加代表大会的每一次会议,积极从事会议的工作,作报告,参加讨论,主持会议,会议休会期间同各代表谈话,起草决议案。他有一本记载大会情况的日记,把大会一切要点和事项都写了下来。大会后,他向代表说明大会的决议,指示他们如何在俄国实现这些决议。后来,他写了代表大会的详细记录《进一步,退两步》这部光辉著作,说明大会上各种对立倾向的特点。列宁在大会上贯彻了坚定的路线,不屈不挠地捍卫革命立场。

大会中革命的多数派击败了机会主义者。

列宁写道:“……火星派的分裂是大会主要的政治结果之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形成了布尔什维克派和孟什维克派。

当时一些目光短浅的政治家认为,工人政党是因为空洞的言词,因为党章第一条的条文,因为一些小事而分裂的。机会主义者在党内造成分裂后,却批评列宁,说他玩弄什么“分裂的策略”。在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当时列宁是多么正确,当时争论的问题是多么重要而绝非偶然。今天已特别明显,列宁要有怎样的才智,才能够在当时就看出了多数派和少数派之间分歧的重大意义,并揭示了马尔托夫支持者企图把俄国革命运动引入的歧途。

党的革命派和机会主义派之间思想上的分歧,早在过去列宁与机会主义者的争论中,例如,在他给“信条”的答复中,在《怎么办?》一书中,以及在《火星报》上就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这次大会清楚表明了两派在党纲、策略和党的组织的一切基本问题上的意见分歧。

俄国孟什维克和他们在欧洲工党中的支持者开始责备布尔什维克,特别是列宁,说什么他们倾向于过分的集中制,倾向于布朗基主义。

现在我们知道,当时列宁努力要创建一个具有坚强核心的健全的组织巩固的党,是多么正确。列宁看清,孟什维克的提议,是要驱使工人阶级投入资产阶级的怀抱。

这次大会决定了党的整个未来的命运。列宁成功地把代表大会大多数代表——形成布尔什维克党骨干的真正革命者团结在自己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