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光辉地指挥了保卫国家的事业。不久前还处在一圈敌人包围中的苏维埃共和国,此刻正在迅速地扩展它的疆域。红军攻克了察里津和罗斯托夫。在西伯利亚,高尔察克的军队六万人被我们的军队俘掳了。
苏维埃政权在西伯利亚全部重建起来了。
红军在南方进展十分顺利。我们此刻掌握了敖德萨、斯塔夫罗波尔、亚速夫和诺沃罗西斯克。邓尼金逃往国外。北方的白匪(阿尔汉格尔、穆尔曼斯克)已经完全被肃清了。在这时期,和爱沙尼亚也缔结了和约。把欧洲和本国隔绝起来的封锁被突破了。在指挥保卫战争时,列宁同时还主持着国家的经济建设。他又主持着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的工作。人民委员会每周开会三次,总是列宁来主持的。另外,列宁还管着国防委员会的事务。
像平时一样,列宁进行着紧张的实际活动时并没有停止理论工作。他反复地研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他经常阅读政治、经济、社会主义史方面的最重要作品,并且有空便浏览最重要的外国报刊。他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的理论重要性的文章和小册子,这些著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紧张的工作之外,他继续在工人集会上,在莫斯科苏维埃,在各种会议上发表演讲。
在这些艰苦的岁月里,无产阶级以及全体劳动者从未忘记,有一位伟大的领袖在领导着国家,他非常干练地把他们从胜利引向胜利。他们深知,这位领袖是为被压迫阶级的利益而活着的,是与劳动者息息相关的。
千千万万的工人和红军士兵看到和听到了列宁讲话。这里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会场的主席请列宁讲话,台下立刻爆发出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伊里奇万岁!乌拉!”全体听众站起来不断鼓掌。
列宁快步走上讲台,头向前伸,手里拿着笔记。他把表和笔记放在讲台上,然后习惯地用两手摸头,好像是在理一下头发。而当他用他那深沉的语调,说出了第一个词“同志们”的时候,全场完全静下来了。列宁不站在讲台的地位讲话,而总是马上走到台边的右侧更靠近听众的地方。开始时他很少做什么手势,只是不时把大拇指插到背心里去。但是继续讲下去,他就开始越来越多地用两只手做动作。这些并不是“演说家”那种做作的手势,而是一个指挥官的指向敌人,发出战斗号召的急速有力的动作。
列宁的演说是朴素的,没有什么漂亮、华丽的词藻。他一下子就抓住要点。他的演说是建筑在一个确定的计划上,以它们的力量、感情、信心,以及对无产阶级力量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来吸引听众。
他的演说中绝对没有夸张的话或演戏一样的动作,也没有那种事先准备好了,打算追求一定效果的词句。全体听众都会渐渐觉得,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位真正无产阶级的领袖,他尖锐、清楚而直接地提出一切问题,他曾仔细而深刻地考虑过每一项建议。
他的演说总是要给予听众一些新鲜的东西。这些东西,列宁总是加以解释、使之具体化,不惜使用不同的字眼和新鲜的论据,一次又一次重复他的意见。他反复地解释、说明、劝导、说服。无产阶级日益紧密地团结在他们领袖的周围。
到1920年春,红军的光辉胜利事实上已经把各个战线上的敌人全部肃清。一年之间,党的力量已经增加了一倍,现在它有六十万党员了。
党遇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被战争摧毁的工业必须立刻恢复起来。运输全部破坏了。三百五十万士兵不能复员,主要是因为运输混乱。
在刚从白匪军队铁蹄下收复的全国很大一部分地方,整个党的、国家的、经济的机构都必须从头建设。
在这些情况下,中央委员会与列宁筹备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大会在1920年4月举行,讨论经济建设措施。列宁在大会开幕时的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说:工人阶级为抗击反革命势力,保卫国家所作的无比的牺牲,将保证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工人阶级的觉悟和决心,它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铁的纪律已经挽救了苏维埃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剥夺了地主和资本家的财产后,已经把劳动大众团结在它的周围,并且已经能够正确地使用资产阶级专家了。
在大会开幕前和在大会进程中,列宁都在阐述他的改造国家经济的计划。他说,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单一的经济计划。首先,我们必须发展某些主要的工业部门(运输、机器制造),建设最重要的发电站。整个的经济管理必须建筑在个人领导制的原则之上,因为只有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对工作的责任和必要的纪律。没有铁的纪律,就无法恢复工业。必须用红军来进行经济建设。当生产上努力建立严格纪律时,我们必须同时广泛进行劳动竞赛,使工作在“突击”的方式下进行。在党的领导下,工会必须变成为共产主义的学校,它们必须在组织生产中起积极作用,唤起群众去承担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列宁特别强调这个事实,即工会实际上是很不光彩地被官僚主义所玷污了。
“民主集中派”集团(奥新斯基、萨普龙诺夫等)大肆反对列宁的意见,他们表面上说是拥护广泛的“民主”,但是全党都知道,这个集团的领袖们是一点民主也不讲的。他们不过是想摆脱党、中央委员会、特别是列宁的严格监督罢了。这个反党集团得到“‘老爷’反对派”的称呼,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个完全脱离群众的小资产阶级“民主集中派”集团,曾经被列宁称作“叫喊得最响亮者的派别组织”。
列宁也为李可夫和托姆斯基所反对,他们像反党的“民主集中派”集团一样,声称如果不实行合作管理制,就不可能建设起我们的经济。
列宁击败了这些集团的谬论,指出:合作管理制极易流为空话和不负责任,结果它耗费了大量精力,却不能适应集中的工业管理所必需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要求。
大会的绝大多数同列宁站在一起,他的恢复国家经济的计划通过了。
面临着国家管理部当前的新任务,列宁提议把这个机关改为工农检查院,这个机构应当大量吸收工人,特别是妇女去积极参加工作。根据列宁的指示,斯大林组织了工农检查院并且成为它的领导人。
列宁提到斯大林在1922年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的这次任命时说:“任务非常重大。为了善于进行检查工作,需要有一个有威信的人来领导,否则,我们就会陷入鸡毛蒜皮的纠纷而不能自拔。”###[1]
苏维埃的敌人对普遍进行的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极为愤恨。
帝国主义者继续向苏维埃进攻。1920年春,英国外相寇松爵士照会苏维埃政府,要求停止对1920年4月以来一直指挥着白匪叛乱的弗兰格尔男爵的敌对行动。他以派遣英国舰队到俄国沿岸来作战进行恫吓。同时,英国政府又坚持白色波兰不应与苏维埃政府进行任何和谈,并唆使波兰反对我们。
4月26日(俄历13日),波兰军队侵入了乌克兰。在短时期内,他们占领了日托米尔、别尔迪契夫、莫吉廖夫和基辅。斯大林在这时正确地指出,波兰向俄罗斯工农共和国的进攻,实际上是协约国的进攻。没有协约国的支持,波兰本来是不可能侵犯我们的。
战争已在西战线开始了,列宁立即动员了一切力量保卫国家。列宁说:“既然事情已经弄到进行战争的地步,那末一切就应该服从于战争的利益,整个国内生活就应该服从于战争,对于这一点不容许有丝毫的动摇。”###[2]
他说:“战争就是战争,无论在后方,或者在什么非军事岗位上,任何人都不准逃避这一义务。”###[3]
成千成万的共产党员动员起来了。布琼尼的骑兵奉命迅速从顿河地区转到西线战场。党的最优秀的力量都投入了抗敌斗争。斯大林被委任指挥西南战线。由于斯大林的坚持和善于领导的缘故,战局很快有了好转。波兰军队进犯后一个多月,就从乌克兰被赶走了。红军开始在波兰前线上发动总攻。
在指挥保卫国家的同时,列宁还直接主持共产国际的工作。1920年春,他的著名的著作《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出版了。在这部书里,列宁详尽地分析了布尔什维主义的历史,指出布尔什维克的战略策略和俄国的经验怎样能够被国外的共产党所运用。他给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与工人阶级的联系下了定义,指出工人政党怎样去领导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者,带领他们并与它一道前进。他分析了西欧共产主义者的“左”的错误,例如,忽视职工和工人阶级的其他组织形式。
这部书总结了俄国的布尔什维主义的多年经验,并指出这些经验应该怎样运用到欧洲各共产党的工作。
同年春天,列宁筹备举行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以后的一年里,共产主义运动在各国迅速传播。苏维埃俄国的许多胜利和红军的英勇胜利,更加深了全世界劳动大众对共产主义和它的领袖列宁的同情。由于工人的压力以及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第二国际的许多领袖都想加入共产党。国外的共产党都还是很年轻的;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伴随着“左”的和右的错误的。必须制定一个坚定的政策。为了保持它的革命性,不让投机分子混入,必须精确地规定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例。
共产国际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920年7月)清楚地表现了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出席大会的有三十七个国家的二百一十八名代表。列宁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的主要任务的报告,关于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的报告。他积极参加了讨论。他草拟了同意政党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个条件。他准备了关于土地问题的论纲。在论纲、文章和小册子里面,列宁指出了大会应当遵循的原则。列宁所做的大量工作,帮助了国外的共产主义者和布尔什维克党员去明确地把握无产阶级斗争中的一切主要问题。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是在十月革命胜利所在地彼得格勒的乌里茨基宫,在争取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中表现出无比英勇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代表的面前举行的。以后的一些会议则是在莫斯科举行的。
列宁在第一次会上作了长篇报告。代表们对他报以暴风雨般的欢呼。兄弟党都尊崇他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无产阶级专政的领袖,他已经把达到胜利的惟一真实的道路,指给了全世界的被剥削者。他们尊崇他为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领袖,这个国家曾经击退了敌人的一切侵犯,并表明红军能够英勇地、胜利地同最精锐的资产阶级军队对抗。他们尊崇他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这个党已经取得了农民的支持,并把在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压迫下的各民族团结在它的周围。
列宁在大会上的第一个演说中概括了全世界各国的形势。整个世界划分成为被压迫的国家和压迫的国家。在全世界十七亿五千万人口中,有十二亿五千万人是被压迫的殖民地的人民——处在帝国主义铁蹄下的国家的人民。二亿五千万人民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它们尽管设法逃脱了战争,但在经济上已经变成美国的附庸;另外的二亿五千万人则住在那些国度,在那里,资本家上层社会正在分享世界大战胜利的利润。只有俄国已经消灭了资本主义,并且已经找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组织形式,这就是苏维埃。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怎样去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站到他们这边来;应该怎样吸收贫农、然后吸收中农到它的队伍中来。他指出,无产阶级的党必须是所有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奴隶的保护者。
为了巩固共产国际,列宁坚持只有和孟什维克、妥协分子、中派分子作果断决裂的那些政党,才能加入共产国际。他主张这些党必须在党内建立起铁的纪律,必须公开地称作“共产党”,必须能够将合法和不合法的行动结合一起,必须坚决反对他们本国的资产阶级和他们本国的帝国主义者,必须对共产国际和它的执行委员会履行严格的纪律。
根据列宁的倡议,大会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任务和作用的一个详细的决议。在讨论怎样把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传授给兄弟党时,列宁发表了一个长篇的演说。大会通过了关于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的特别决议——这就是有名的二十一条。
在共产国际的这次大会上,像在1903年第二次党代大会上一样,列宁采取措施预防机会主义分子可能混入各国共产党的队伍,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战斗的、有纪律的组织。
在一次大会上,列宁演说的第一部是用德语讲的(那时他正讲到德国问题),第二部是用法语讲的(这部分专谈法国党的问题)。
在会议空暇时间,列宁常同代表们用他们的本国语言详谈——有时找不到适当的词,他就请教别的同志,他要讲的那个词应当怎样说,但不是像受窘那样低声地问,而是响亮而清楚地问的。他向来是和气、谦虚、讨厌任何装腔作势的。
他给外国同志讲述布尔什维克的地下工作经验、秘密方法、传送非法文件的一套办法等等。他关注研究每一个代表,选拔出世界工人阶级运动的未来领袖,纠正他们的错误,指给他们正确道路。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国家得到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大会表明,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强大而现实的世界运动。
无产阶级的党通过一系列传送带同群众联系在一起——这些传送带就是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其他一些组织。列宁亲自领导着党和无产阶级的这些群众组织。
由于列宁的倡议,组织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它的目的在于领导无产阶级青年,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来训练他们。当讨论这个组织的名称时,列宁向青年代表团说:“名称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共产主义的工作。列宁亲切地关心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他用建议和指示帮助他们,从不厌烦。
由于列宁一贯热心从工人阶级中提拔新生力量,他坚持必须吸收更多的青年到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一切部门的负责工作岗位上去。
1920年秋,在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说《青年团的任务》。他在演说中总结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做的工作,并规划了未来的几十年中工人阶级青年的主要任务。他号召青年“学习,再学习”,去掌握并且批判地吸收人类积累的全部知识。他指出,青年人必须用共产主义的精神,即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武装他们自己。“阶级斗争还在继续,只是改变了形式。”青年要学习共产主义,“只有把自己学习、教育和训练的每一步骤同无产者和劳动者不断进行的反对旧的剥削者社会的斗争联系起来”。###[4]列宁号召青年在争取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的前列中,充当活跃的战士。
1920年夏,红军与波兰军队发生了激烈冲突。列宁动员了全国以战胜波兰。红军向波兰的挺进十分顺利。
8月中旬,红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华沙的门口。英国要求红军停止前进,并且再次以派出英国舰队相威胁,但是英国工人组织了“行动委员会”,反对英国干涉俄波战争。奥国、德国和瑞典的工人也反对这种干涉。在许多港口,工人们拒绝装运由协约国家运往波兰的军火。
红军向华沙推进过于仓促,以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来后备队伍以巩固取得的阵地。法国将军指挥的波兰军队重新集合起来进攻我们的战线。波兰军队从英国,特别是法国,得到大量弹药、武器、汽车等援助。红军开始从华沙撤退。尽管如此,受到红军的痛击的波兰军队再也不能继续作战了。
乘红军把力量放在波兰战线上的时机,弗兰格尔从克里米亚出兵,威胁乌克兰。弗兰格尔现在成了一个极严重的危险。布琼尼的骑兵队立刻从波兰前线调到南方作战。
看到了红军已经疲惫不堪和国家无力担负长期战争的事实,列宁在中央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提议立刻与波兰议和,甚至不在太有利的条件下议和,并建议集中我们的一切力量尽速肃清弗兰格尔的军队。这个计划通过了。波兰马上答应停战。苏维埃政府同波兰缔结了一个初步的和约。
在列宁建议下,中央委员会派斯大林去领导南方战线。米·瓦·伏龙芝担任司令。苦战之后,弗兰格尔被迫退往克里米亚半岛。
11月初,彼列科普方面发生了激战,伏龙芝在那里指挥。白匪在地峡上修筑了坚强的工事,并有一个舰队从海上支援。但这无法阻止红军。彼列科普在一次英勇的进攻下被攻陷了。弗兰格尔解散了军队,自己逃跑了。红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11月16日(俄历3日),伏龙芝通知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说:“刻赤今天被我们的骑兵攻克,南线战事已告结束。”
红军的前线战事已结束。苏维埃共和国胜利了。
在列宁领导下,党利用了进攻我们的各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我们的邻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都逐渐明白:他们拥护的白党将军们一旦胜利,决不会承认他们的独立,而苏维埃政府倒是实实在在地保证了他们的独立。
苏维埃共和国的工农都从切身的体会中知道:沙皇将军们得胜,就是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复辟,就是富农阶级势力的加强。因此,工农都与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站在一起。
列宁领导的党开始从事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
★★★[1]《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3卷第279页。
★★★[2]《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1卷第114页。
★★★[3]《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1卷第152页。
★★★[4]《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1卷第260、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