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基辛格传》 > 正文 第2章序言

第2章序言

美国历史上不管哪个时期,在政府高级职位上还没有出现过像亨利·基辛格这样的人物。基辛格的经历至少在三个方面是不同寻常的: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成年生活的绝大部分消磨在大学里,思考和著文论述外交事务,评论那些积极负责制定美国政策的人的功过,并提出可供抉择的意见;他是一个学者,可是他从未满足于完全的学院圈子里生活,也不满足于按照学院的规矩生活,他认为从外界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经验,而忽视这一点是错误的;他是一个欧洲人—对于传统和历史非常敏感,能够忍受可能产生的悲剧—但又是一个美国人,他固然能察觉到某种形式的权力,但对于道德问题常常也并非毫不在意。

令人奇怪的是,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参加尼克松政府以后的经历上,却几乎没有人想探讨他在进入华盛顿以前所提出的那些建议。本书则立足于一个非常简单的观点,即认为基辛格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所写的文章同1969年1月20日以来他所做的事情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体现他的思想的文章是公开发表的,谁都可以看得到。他的行动却只有一部分为公众所知,如果要完全透露出来,还须等到许多年以后。这样,我认为,查阅现有材料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本书不是一本亨利·基辛格的传记。虽然我毫不怀疑这样一本传记将会在许多方面引起巨大的兴趣。但是我十分怀疑这样一本传记对于那些我认为现在是至关重要的目标能起什么作用。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了这本关于基辛格的书,不是因为我对他了解较多,出于友谊的原因宁愿少谈一些,而是因为我认为我所讨论的内容对于了解这个人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兴趣是想解释他所主张的论点,并经常引用他自己的话来加以解释。在下面的正文里,我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了基辛格在担任公职以前撰写及发表过的所有著作。我不打算把他的著作与他的同事们的著作进行比较;别人或许希望这样去做。不过,我力图稍稍介绍那些培育他的学校,那些与他有重大关系的人物,那些使他有可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获得知识的事件以及那种使他的出任公职成为可以想见的经历。我相信,如果他没有得到别人的鼓励和支持,也许不会这样飞黄腾达,但是,我们如果不高度重视他的思想,也不可能认识他的生平。

基辛格如同戴高乐一样,也许始终相信自己的命运,而他所接受的美国教育几乎一定会教他懂得千万不要公开表明这一点。在他的成年生活中,他花了大部分的时间为美国人写作,并且非常自觉地力图用热核时代国际关系和决策的原理指导他们。反过来,他在美国的生活经验也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他这样一个人。基辛格的经历一—不只是从1969年1月20日开始的那段经历——就是美国人可能有所作为的明证。然而这不是一个霍雷肖·阿尔杰的故事,基辛格完全是二十世纪的美国造就出来的。